星樟宜機場高科技自動化第四航廈 正式啟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新加坡的"樟宜機場",去年旅客量靠近六千萬大關。而機場現在多蓋的第四航廈,引進了高科技的自動化設備,預計可以讓樟宜機場總旅客的容量,上升到每年8200萬人次。
耗資7億多美元打造,標榜「快捷與順暢通行」自動化服務的樟宜機場第四航廈31號正式啟用。現在,臉部辨識技術通關,以及自動化行李托運等等高科技系統作業,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實應用在機場出入境流程之中。雖然新的設計與設備讓搭機民眾不用透過機場工作人員,就能順利完成所有手續登機,但還是有部分民眾因為操作障礙,選擇人工臨櫃辦理。
==搭機民眾==
我想這應該是新加坡第一個
有自動化系統的機場
但是大家可能也需要
花一段時間學習
克服操作障礙
樟宜機場第四航廈的自動化系統,大幅縮減了旅客滯留在機場的時間。一位民眾表示,他才下飛機不到15分鐘,就可以從飛機門抵達入境大廳。另外,國泰航空一架飛往香港的班機,250名旅客花不到15分鐘也全數從登機門坐上飛機。整體而言,民眾相當滿意新航廈的服務。
==搭機民眾==
效率提高了很多
我對於機場的高科技應用
感到很驚訝也很高興
雖然第四航廈是樟宜機場最小的航廈,但還是可以容下每年1600萬人次的旅客量,讓樟宜機場的總旅客容量上升到8200萬人次。目前,新加坡已經規劃在2029年前,填海造陸完成第五航廈,到時候樟宜機場旅客容量將會增加到每年1億3500萬人次。
記者 謝濟真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