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場救經濟拚觀光? 看澳門.新加坡經驗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而亞洲兩大賭城--澳門和新加坡,當年都為了救經濟、拚觀光, 開放設賭場,有明顯成效,也帶來負面效應。來看新加坡和澳門的經驗。
2010年,新加坡打破近半世紀的賭禁,接連開設兩家綜合娛樂城,至今每年幫新加坡政府,增加折合新台幣約130億到220億的博弈稅,也帶動觀光收益的成長。台灣的"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草案,就是採取新加坡模式,結合在地觀光、兼顧配套措施。
==台科大財金所教授 劉代洋==
新加坡的經驗告訴我們說
只要各方面的配套措施
包括政府 中央政府的管制條例
營運的常態化
眾多的休閒娛樂設施設置
其實有機會吸引
更多國際觀光客到這邊(金門)來
新加坡的賭場渡假村營業額,高居亞洲第二 ;至於全球最大的賭城澳門,博弈事業超過一個半世紀。澳門回歸中國後,2002年特區政府開放博弈自由化,如今澳門有38家賭場、數千張賭桌。2016年的博弈稅將近3,000億新台幣,約佔政府稅收的八成。全澳門近40萬就業人口,就有5萬人在賭場工作,加上周邊產業,等於每四個人,就有一人靠賭場維生。賭場從業人員平均月薪,約7萬新台幣,是一般民眾的兩倍。新任澳門立法會議員蘇嘉豪,肯定博弈帶來經濟成長,但他也觀察到,從2002年以來,澳門民眾平均收入增加約三倍,但是物價、房價漲得更快。
==澳門立法會議員 蘇嘉豪==
賭場的發展讓澳門整體去承擔
物價是非常的沉重
也讓一些中小企業
因為沒辦法負擔急速發展的結果
它們也很多面臨倒閉
整體產業也愈來愈單一
澳門去年旅客人數三千多萬,其中6成6是陸客、2成4是港台人士。 新加坡的綜合娛樂城,中國客也佔了大宗。劉代洋指出,金門離廈門很近,加上兩岸同文同種,具有發展博弈、搶陸客的潛力。
==台科大財金所教授 劉代洋==
金門也有很豐富的
人文 歷史 文化的內涵
所以我想這個
當然地理位置 交通各方面的
其實是一個不錯的位置
所以我想
金門是有它發展觀光博弈的潛力
==澳門立法會議員 蘇嘉豪==
一些犯罪都集中在跟賭場有關
而且都不是本地人
但它就是發生在澳門
包括一些借貸 有一些是高利貸
有一些是外圍
可能牽連到毒品的問題
蘇家豪也提醒,台灣必須評估博弈對離島帶來的環境衝擊、社會影響,還有高利貸、毒品、色情等衍生犯罪,是不是值得讓台灣冒險,投入亞洲的博弈戰場。
記者 邱偉淳 鍾建剛 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