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GDP重回2% 亞洲四小龍仍居末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亞洲開發銀行公佈、今年和明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台灣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不過,國發會表示,新內閣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加上明年前瞻基礎計畫啟動,沒有悲觀理由。而東協各國近年高速成長,新蛟龍與亞洲四小虎崛起,國發會也樂觀看待,認為機會大於威脅。
近年東協各國,經濟高速成長,"亞洲四小龍"逐漸式微,尤其台灣近年經濟發展,受大陸紅色供應鏈衝擊,出口低迷、內需不振,2015年經濟成長率慘不忍睹,不到1%,創六年最低!而今年國際景氣回溫,國內經濟成長率,總算有機會站上2字頭,不過,在亞洲四小龍中,卻是敬陪末座,亞洲開發銀行公布最新數據預估台灣今年與明年的GDP,都維持在2%,遠遠落後新加坡、香港與南韓.
==台經院副主委 邱俊榮==
台灣的好的製造
在全世界還是占有
無可取代的地位
所以我對明年的出口
相對來講還是會樂觀的
前瞻基礎建設慢慢要推動了嘛
所以政府支出這個部份
應該也會比起今年來
有一些相對比較顯著的成長
現在看到的這個GDP
敬陪末座的這個困境
就能夠很快的突破
台灣經濟成長率,在亞洲四小龍中墊底,幾乎已成常態,加上東協各國近年經濟起飛,新勢力崛起,亞洲四小虎,泰國、印尼、 菲律賓及馬來西亞,GDP逐年穩定成長,尤其印尼、菲律賓GDP是5%起跳,和印度組成了亞洲新蛟龍似乎有取代亞洲四小龍的架式.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孫明德==
它們能不能成為
下一個亞洲四小龍
我覺得難度很高
第一個印度
印度的法令法規
就是它先天的障礙
印度太民主了 基礎建設都不夠
你要它快速發展
甚至像中國大陸發展都不容易
印尼也有類似的問題
印尼是好多小島
光是基礎建設你就做不來
其實你應該去想啦
把整個東南亞
納入我們的營運整合的範圍
讓整個東南亞
成為你營運的腹地
這樣才是比較好的經營戰略
專家學者表示,台灣面臨經濟成長瓶頸,GDP保二恐怕已是最好表現,畢竟台灣沒有人口紅利,內需市場不大,只能靠出口。但出口只靠幾家大企業獨撐大局,經濟成長率難有起色,唯有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台灣經濟在亞洲四小龍中才有競爭力。
記者 黃立偉 陳立峰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