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歷史科考題 考生:著重在"理解力"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大學指考最後一天,今天考的科目是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科三科。上午第一科、歷史,考生們普遍認為,考題在台灣、中國和世界史的比重方面,分布很平均,著重在"理解,不是背就能拿到分數。
考試時間到,學生們走出考場,準備迎接最後兩科。大學指考最後一天,社會組考生,要面對的正是歷史、地理和社會考科。上午最先考「歷史」,考生們表示,考題類型分布很平均,還有比較特別的"考證題",相當多元。
==考生==
比較偏向分析
就是你可以 要從題目裡面
分析出來答案是怎麼樣
就比較少直接背誦的東西
==考生==
因為它大部分都是
主要還是從
可能以前史料的東西來出
考題著重在閱讀理解能力,單純背書死記,也不一定能拿到分數。高中老師認為,整份考卷難易度適中,鑑別度高。內容上,宗教類題目蠻多的,而題型設計方面,偏重「史料」題,表格比較少。考生必須要謹慎思考文章的脈絡,才能判斷出合理答案。
==台北市高中歷史老師 陳惠珠==
今年主要是
閱讀資料以後分析歸納
著重於知識以及理解的一個運用
一部份的題目
他在閱讀理解完資料以後
再根據自己的所學的一個知識
寫出自己的一個答案
大學指考將會在今天落幕,今年的應試人數只有47000多人,創下指考開辦以來新低。上午第一科「歷史」,全台有1393人缺考,比例達5.22%,和去年相比稍微降低。大考中心表示,上午,都還沒有接獲重大違規案例發生的狀況。
記者 曹晏郡 陳昌維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