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中建"地下水庫" 全台首座抗旱解水荒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中市明年就有一座、地底下的「小水庫」可以使用,地點就在水湳經貿園區。透過汙水收集過濾後,可以回收產生八成的「再生水」,估計每天可以供給七萬戶的民生用水。 工人正在加緊趕工,這座位於水湳經貿園區的汙水處理廠,未來經過淨化處理,八成的廢汙水可以回收再利用,提供家戶沖馬桶等民生用水,及公共設施的用水。 ==台中市水利局長 周廷彰== 汙水的一個回收率 可以達到80% 每天可以提供1萬4千4百噸的 這樣的一個再生水 每年可以節省520萬噸的 這樣的一個自來水 從3D模擬圖中,水湳經貿園區內的汙水處理場,除了接收大西屯地區的污水,還能變成一座地下的「小水庫」,提供水湳經貿園區周邊的公共設施,甚至是家戶用水。因為這幾座儲存槽汙水,透過「薄膜生物反應處理」後,可以完全過濾雜質和大腸桿菌,淨化出來是乾淨的「中水」,預計明年可以完工啟用。 ==台中市水利局長 周廷彰== 再生水它的水質非常的好 經過這些薄膜逆滲透處理的話 可以去除這樣的一個大腸桿菌 所以可以用在這樣的一個 沖廁 以及澆灌沖洗使用 具有水質好 水量穩定 避免天候影響 造成這樣一個用水的影響 這座地下水庫,每天可以產出一萬四千噸的再生水,透過「中水道」系統,再把乾淨的水回送到用戶端,等於是可以供給七萬戶一天的民生用水。這座全國首創的「地下水庫」,造價七億多,首度大規模應用在都市社區,如果運作成效佳,未來在科學園區,及需要用水穩定的區域,也可望解決一部份的水荒。 記者 黃千容 賴世杰 台中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