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傳法務部正在研擬、要擴大使用電子腳鐐、監控的適用範圍,未來包含家暴、吸毒、酒駕等等,都可以用來監控,不過,法務部今天表示,電子腳鐐只能監控行蹤,所以一切都還在評估。
監獄人滿為患,外傳法務部因此打算研擬將電子腳鐐的適用罪名擴大,包含酒駕、家暴、吸毒、以及無串供之虞的交保被告,都列入電子腳鐐的適用範圍內。
==法務部政務次長 陳明堂==
電子腳鐐是一個行蹤的監控
效果如何 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效
所以要擴大到什麼範圍 要以評估
有沒有實際效用來做決定
陳明堂表示,一切都還在評估,是否真的會上路還不一定。而法務部官員則強調,雖說電子腳鐐是監控行蹤用的輔助工具,但對於假釋犯來說,心理上具有威嚇效果。
==法務部保護司副司長 黃怡君==
可能會增加他心理的
一個威嚇的效力
然後也可以運用一些 科技的資訊
去協助觀護人 收集更有效
然後可以運用的資訊
雖說有嚇阻效果,但法務部也坦承,無法保證假釋犯佩戴之後就不會再犯,而且一旦要擴大範圍使用,觀護人力上也是一大問題。
==法務部保護司副司長 黃怡君==
觀護人在執行這個
電子監控的時候
24小時佩帶手機的
不管是在人力上
或者是觀護人的身心壓力上
他其實是非常 負擔是非常的重
那包括觀護人力的增加
經費的編列
我想這個都需要好好的
去做深入的一個探討
目前電子腳鐐只適用於性侵假釋犯,從2006年開始實施到今年4月,已有600多人佩戴過,目前還有83人佩戴中,但觀護人力、經費編列都還沒有配套,要想擴大實施,難度相當高。
記者 曹晏郡 陳保羅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