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假釋犯破壞電子腳鐐脫逃 宜蘭落網

1547207556r.jpg台東發生假釋犯破壞電子腳鐐脫逃。25歲的潘俊皓與未滿14歲少女發生性行為遭判刑,去年假釋、受保護管束,昨天他偷竊機車、破壞電子腳鐐後,一路脫逃到宜蘭找網友打電競遊戲。檢警發布通緝後,今天接近中午,潘俊皓在睡夢中被警方逮捕歸案。

被戴上手銬、逮捕歸案,假釋犯潘俊皓破壞電子腳鐐脫逃,被檢警通緝,上午11點50分左右在宜蘭員山鄉網友家中落網,結束22小時的逃亡。

潘俊皓25歲,台東人,與未成年14歲少女發生性行為遭判刑有期徒刑6個月,併同其它竊盜、恐嚇等案入獄服刑,去年6月假釋出獄,交付保護管束。他10日偷竊這台藍色機車北上到花蓮的時候,破壞電子腳鐐,接著來到宜蘭找網友打電競遊戲,檢警發布通緝後,接近中午潘俊皓在睡夢中被逮。

台東縣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長許益祥表示,「他就沿路北上,在花蓮這個地區破壞他的電子腳鐐,丟棄在火車站附近,丟棄完以後,他一路北上來尋找網友。」

潘俊皓網友說:「就是來找我們,我們在夜市,就是跟我們說掉錢包、沒電,手機沒電,我還跟他確認說你大概什麼時候走。」經記者追問,網友表示不知道他是性侵犯,只知道他有交往過14歲女友。

台東地檢署則表示,潘俊皓習慣在網路上和未成年少女攀談,當初假釋時認為他有高度再犯風險,所以施行電子腳鐐,也有實施宵禁。電子腳鐐通常用在監控性侵犯,依法務部統計,目前受監控的共有115件,至今有11件被破壞,因此電子腳鐐約束強度,也受到質疑。

法務部次長陳明堂回應,「電子腳鐐它本身的構造不是鋼鐵做的,不然他走路不方便,不然他就不能工作了啊,等於說被綁在柱子上,我們還是鼓勵他能夠更生,但是他如果一破壞的話,就會馬上發出聲響。」

是否檢討儀器的堅韌強度?法務部強調,電子腳鐐屬於輔助性的監控設備,作為24小時定位追蹤使用,需考量假釋犯行走配戴的方便性,會持續強化、改善材質硬度,防止破壞。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