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教改20年學術研討 李遠哲提出看法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年是台灣教改二十週年,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今天在一場演講中說,外界總把教改的過錯,矛頭指向他,這樣對促進教育改革,並沒有幫助.針對12年國教,李遠哲認為,多元入學方案對偏鄉弱勢孩子並不公平,但如果社會未能公平合理發展,任何的改革恐怕都行不通。 由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主導的教改審議委員會,今年滿20年,這些年來,每談及教改過失,外界總是會把矛頭指向李遠哲,李遠哲說,當年的教改會只是為期兩年的臨時編組,成員共有30位,其中有2位後來還當了行政院長,當時2年內辦了200多場座談,匯集各界意見,他強調,他絕不是為做過的努力卸責。 ==前中研院長 李遠哲== 很多教育的問題 沒有看清楚這些改變的過程 而只是把一個對象 當做教育改革過錯的這個焦點 這個是不對的 這樣是不能促進教育的改革 談到12年國教,李遠哲也憂心的指出,多元入學方案,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但對於沒有錢補習或上才藝課的鄉下孩子,恐怕是極不公平。 ==前中研院長 李遠哲== 如果我們的社會 不是變得更合理 政府不是有更多的錢 做財富重分配的工作 使這個鄉下的人 或者是窮苦的人 都能夠免費的入學 能夠應用公共設施 不管他們是用勞動力的 靠技術的藝術的 都能夠在社會上 好好的生活下來 我們的社會才能夠 真正做到行行出狀元 李遠哲說,如果沒有公平合理的社會,任何的改革恐將都徒勞無功,而且人類社會急速轉變中,如果大家不勇敢一點,不怕反彈,為下一代努力地改變社會、改變錯綜複雜的政商關係、改變教育,面對全球化的未來,前途恐怕是非常的黯淡。 記者 陳姝君 陳保羅 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