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25週年 國教行動聯盟:正反效應並陳
林曉慧 沈志明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天適逢410教改25週年。國教行動聯盟指出,許多改革促成教學現場更多元等正面效應,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錯誤仍舊不斷重演,引起民怨;人本教育基金會認為,政府至少要做到穩定政策,堅定價值,並且協助焦慮的民眾掌握情況。
教了快30年的書,陳建志發現,大學多元入學民國91年開始實施,部分學生的升學機會,沒有變得更好,考試壓力也沒比較少。
高雄瑞祥高中物理老師陳建志質疑,「請問在座的各位,你身邊朋友,十八般武藝樣樣全才的、五科都很厲害的,真的是絕大多數嗎?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斷手斷腳的,對吧?」
不是每個人都是通才,有些能力考不出來,學測今年首度五選四,這幾年,不少科系二階以面試取代筆試;而不看學測的特殊選才,107學年正式納入升學管道。教育部,招聯會一再強調,是在既有基礎不斷改進,國教行動聯盟卻認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錯誤不斷重演。
國教盟理事長王立昇表示,「我們希望指考的考科,仍要維持這個考國文、英文;不要讓這個學測的國文、英文變成一試定終生,我們希望還是維持百分制的這樣一個方式。」
教育是不是越改問題越多,有學者指出,對廣設高中大學,造成學歷貶值與技職弱化,各界較有共識,其他各有定見。人本基金會認為,410教改25年,台灣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教育措施不斷改進,整體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認為,「我們沒有花力氣在品質的提升上,我們號稱開放,可是每個課本的教學差異不大;在這個狀況之下,一個美意可能就會打折扣。但無論如何,它開放一定比封閉好。」
12年國教課綱今年八月上路,強調鬆綁與自主,又將衝擊許多傳統思維與價值。馮喬蘭說,一個新價值的推動,五年十年跑不掉,協助師生和家長掌握情況,減少焦慮感,有助政策推動。
教了快30年的書,陳建志發現,大學多元入學民國91年開始實施,部分學生的升學機會,沒有變得更好,考試壓力也沒比較少。
高雄瑞祥高中物理老師陳建志質疑,「請問在座的各位,你身邊朋友,十八般武藝樣樣全才的、五科都很厲害的,真的是絕大多數嗎?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斷手斷腳的,對吧?」
不是每個人都是通才,有些能力考不出來,學測今年首度五選四,這幾年,不少科系二階以面試取代筆試;而不看學測的特殊選才,107學年正式納入升學管道。教育部,招聯會一再強調,是在既有基礎不斷改進,國教行動聯盟卻認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錯誤不斷重演。
國教盟理事長王立昇表示,「我們希望指考的考科,仍要維持這個考國文、英文;不要讓這個學測的國文、英文變成一試定終生,我們希望還是維持百分制的這樣一個方式。」
教育是不是越改問題越多,有學者指出,對廣設高中大學,造成學歷貶值與技職弱化,各界較有共識,其他各有定見。人本基金會認為,410教改25年,台灣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教育措施不斷改進,整體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認為,「我們沒有花力氣在品質的提升上,我們號稱開放,可是每個課本的教學差異不大;在這個狀況之下,一個美意可能就會打折扣。但無論如何,它開放一定比封閉好。」
12年國教課綱今年八月上路,強調鬆綁與自主,又將衝擊許多傳統思維與價值。馮喬蘭說,一個新價值的推動,五年十年跑不掉,協助師生和家長掌握情況,減少焦慮感,有助政策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