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核立場紀錄片 另類角度看核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核電的存廢問題在日本311大地震後,在國際間引發討論,國內外反核聲浪不斷,到底核電廠是債留子孫、還是對未來的投資,兩派意見始終難有共識,有別於近來較多反核立場的言論,一位美國導演拍攝了一部擁核立場的紀錄片,「潘朵拉的承諾」,這部片今晚十點、將在公視頻道播出。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全世界又掀起一波反核聲浪,核電的存廢又成為世界關注的議題。
反對發展核能發電的人士,通常是訴求希望給下一代一個乾淨的環境,不過做為一個環保運動人士,馬克萊納斯也是在當了父親之後,從強烈反核成為一位擁核者。
馬克萊納斯認為,雖然人們恐懼核災,但核能作為低碳能源,能有效緩阻全球暖化,另外,從反核到擁核、改變觀點的人當中,也有人是從能源耗竭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這部美國紀錄片「潘朵拉的承諾」由導演羅伯特史東執導,片中訪問到的人物,都是經歷激烈的立場改變,影片也指出,核能是一個相對安全的發電方式,也用科學論證核能的輻射並不比自然界的背景輻射嚴重。導演試圖從環保、安全性以及能源效益等不同面向,呈現核能對於現代文明可能帶來的好處,導演想說的是,核能議題不是只有是非黑白,其實也存在灰色地帶與兩難。
綜合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