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考古界在馬祖有重大發現,中研院研究員陳仲玉,在馬祖的軍事管制區、亮島,成功發掘出一具、約7900年前的完整人骨骨骸,命名為「亮島人」,這也可能是、閩江流域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最完整的人骨,意義重大。
在馬祖北竿和東引之間,有多處懸崖、地形險要的亮島,面積只有0.7平方公里,去年連江縣長發現,島上百勝港道路邊有貝塚,於是找來考古學家進行挖掘,在去年的12月19號,挖出了一具有完整頭骨、四肢、連胸骨、鎖骨、肩骨都可清楚辨識的人體骨骸。
亮島人是採取屈肢葬,手和腳都捲曲,就像嬰兒在母親子宮內的形狀,陳仲玉表示,亮島人不僅是台灣發現年代最早的屈肢葬骨骸,可能也是南島語族最早的。
陳仲玉研判,亮島形勢險峻,而且島上資源也有限,這些亮島人應該是在夏季或海象較佳時,才到島上活動,而非長住,但這群人在亮島活動時間應該持續了三四百年之久,從事考古一輩子,今年已經78歲的考古學家陳仲玉開心的說,亮島人遺跡,比大陸福建的磹石山還早,未來透過DNA更深入的研究,有可能推翻磹石山文化是福建和台灣文化起源、也是閩人最早起源的說法。
記者陳姝君應磊奇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