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換肝難度高 常等不到換肝死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前台中縣長黃仲生跑到大陸去換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如果在台灣排隊等捐肝,不知道要等多久,目前正在等候換肝的病患將近有一千人,但常常還來不及等到,患者就不幸過世,相較起來對岸法令管理就鬆得多,曾有人提議放寬國內器官捐贈的限制,但是衛生署認為,如果不先提升捐贈風氣就放寬規定,只怕會引起更多糾紛。
資深藝人石英,幾年前因為拍戲勞累,引發猛爆性肝炎病危,後來是兒子捐肝給他,才救回一命
資深藝人石英 右
我們兩個可以說是
現在同一個心肝
我很感激他
而知名造型師林莉,也曾經因為累出腎臟病,緊急換腎才找回健康,
造型師林莉 左
我個人恢復狀況還滿好的
可是朋友還有醫生
都一直叮嚀說 小心點
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到今年3月1號,全國等待捐贈器官的人數是7084人,其中以腎臟、肝臟和心臟的需求最多,但是今年以來能如願接受移植的卻只有68人,比例差距非常大,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 右
在東方的國家裡面
捐贈率普遍都是低的
台灣雖然不多
但是在亞洲各國的比例已經是首屈一指
可以想像得到
文化的因素
對於器官捐贈的風氣有很大的影響
按照現行法令,器官移植分為活體與往生者捐贈兩種,活體器官捐贈只限五等親以內,而等待往生者捐贈必須先登錄名單,再排隊等待,如果是腎臟病人,還可以靠洗腎爭取時間,等待肝臟的人數相對比較少,往往是因為,他們來不及等到那時候了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 右
腎臟透析
是比較穩定的技術
很多到了肝衰竭的病人
他的生命能夠等候的時間
已經很有限
國內曾有人提議,放寬五等親捐贈的限制,但衛生署認為,去年國內總捐贈人數只有兩百例,每百萬人捐贈率9.1,雖然已經是全亞洲第一,但是和歐美先進國家百萬分之20以上捐贈率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應該先想辦法提升捐贈風氣,再來討論如何修法,否則恐怕會引起更多器官買賣或人情的糾紛。
記者黃亦如徐啟峰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