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超越日本 躍居第2大經濟體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201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達到39兆9千多億人民幣,已經超過日本,變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學者認為,台灣不可能和中國市場不牽連,但更要認清自己的發展定位。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帶去了450億美元的訂單見面禮,展現了強大的經濟實力,而中國國家統計局21號正式宣布,去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達到39兆9千多億人民幣,約六兆美元,規模已經超過日本,衝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國家統計局長馬建堂 右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
39萬7983億元
比上年增長10.3%
中國自從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短短三十年時間,經濟成長三級跳,1986年GDP突破人民幣1兆元,2001年突破10兆、2006年突破20兆,2008年突破30兆,一路趕過了法國、英、?等國,坐穩第三大經濟體,如今,又超越了長年排名第二的日本,僅次於美國.學者認為,中國的經濟規模應該會繼續擴張,但是二十年內還不可能超過美國.至於台灣,近年來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愈來愈大,學者提醒更要認清自己的發展定位.
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楊家彥 右
台灣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如果可以走得出來
跟別人有所區隔
就不必跟中國的同業做價格競爭
因為價格競爭我們一定輸他們
我們一定要在品質 服務等差異
品質上面要跟人家有差異化
學者也指出,儘管中國整體經濟規模不斷膨脹,但在世界人均GDP的排名,仍然落在一百名之後,尤其貧富不均以及通膨壓力的問題,更是經濟發展的隱憂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 左
雖然說其實絕對值量大
但是比較內涵的
每一個人真正能享受到的
我想有進步 但是非常小
而且代價是非常之高的
中國官員也坦承,單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資源都比較高,所以要如何降低環境成本,以及拉近城鄉差距,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要克服的問題。
記者黃亦如張梓嘉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