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溫室氣體元兇 畜牧環保大改造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根據世界銀行環境專家的最新報告,全球51%的溫室氣體,是由畜牧業製造出來的。而早在三年前聯合國報告就已經指出,牛羊豬等動物排放的廢氣比全球車輛加起來還多,為了減少碳足跡,阿根廷農場把豬糞變成電力,澳洲的科學家,則從改良羊隻品種下手,來看以下的專題報導. 位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莉斯附近這座養豬場,三年來沒有鄰居前來敲門,抗議太髒或太臭。因為上萬頭豬隻的排泄物,都直接流入14個豬圈地板下的凹槽,經過液壓攪拌系統剔除雜質之後,進行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就成了農場發電機的動力來源。 現在農場的電費只有過去一半。而且提煉沼氣剩餘的殘渣,就是最佳的有機肥料,不但可以自用還可以賣給其他農場。 而在人口比台灣少,但每人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卻高居全球第一的澳洲,則是把減排的腦筋動到羊群身上。根據南威爾斯省工業部門的研究,澳洲農業製造出的溫室氣體,佔總排放量的12%,其中7成是牛羊等反芻動物,打嗝時所排放的甲烷。當地科學家因此針對20種不同品種的羊隻,進行研究,統計每隻羊的打嗝次數以及甲烷排放量。希望從中找出最不會製造污染的品種,再利用牠們來培育出低碳羊。 另外承諾要在2020年以前,減排38%的巴西,則是把保育亞馬遜雨林當成首要目標,為了不讓蓬勃發展的牧場,繼續濫墾雨林,巴西政府投入12億美元,復育現有的放牧地,利用肥料、作物輪種等方式,提升土壤養分並提高牧草產量。另外當地肉品商也建立了生產履歷系統,讓非法開墾雨林取得土地的畜牧業者,沒有管道可以銷售產品。透過一系列的改造,全球畜牧業希望能為產業的永續經營跟地球環境共創雙贏。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