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
-
馬太鞍遷村或中繼安置成難題 回望台灣重大災難如何重建?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受災嚴重的佛祖街有71戶具居住隱憂,其中有39戶規劃在台糖用地興建中繼屋。災害後花蓮縣府曾評估遷村,但受災戶希望能「離災不離鄉」。返回家園可以是選擇題嗎?這個問題在921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皆曾進行討論,無論是原地重建或異地安置,仍要仰賴政府與社會協助,公視新聞網整理歷來重大安置政策,一次看懂災後重建議題。
-
台南棒球場風災受損未修繕 統一獅:按次租用亞太球場
|地方台南市立棒球場7月遭颱風強襲,屋頂損壞遲未修繕,導致認養球場的中職統一獅下半季「流浪主場」,加上台南亞太棒球場主球場一直未獲中職認證,引發球迷極度不滿。統一獅隊今(22)日聲明,已與台南市體育局達成共識,先拆除台南球場一、三壘側看台的鋼構頂棚部;同意亞太成棒主球場,待中職審核通過後,明(2026)年配合中職賽程採按次租用方式。
-
立霧溪堰塞湖無立即危險 中央基於安全撤逾900居民
|地方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影響,花蓮已有明顯雨勢,立霧溪堰塞湖是否有潰決風險,引發關注。中央表示,水位距離壩頂還有5公尺,現階段並無立即危險,但顧及安全,已先撤離超過900位的部落居民。今日一早,也讓居民短暫回家、收拾行李,但有部分居民不願住在收容所,選擇在富世村的籃球場,自行搭帳棚避難。另外,在光復災區的第三暫置場,堆放30萬噸淤土,目前也先以防水袋蓋住,避免大雨沖擊。
-
多次風災又將有颱風 台東鳳梨釋迦農套袋保果
|地方這個週末外圍環流的雨勢可能影響東部地區,但東部的農民才剛經歷接連的豪大雨和颱風,農作物還沒有完全復原,尤其是年底準備開始外銷的鳳梨釋迦,農民預估產量大約只剩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現在又有風雨要來,農民一早趕緊到果園防颱。
-
「風神」最快週日成颱 可能與東北季風有共伴效應
|生活今(2025)年第24號颱風「風神」最快週日(19日)生成,儘管路徑偏南,發布警報的機率低,但天氣分析師示警,颱風外圍環流和今年第一波東北季風將有共伴效應,週日開始會為基隆北海岸和宜蘭帶來豪雨等級以上的連續性降雨;明(18)日晚上開始因為東北季風報到,各地將逐日降溫。
-
準颱風「風神」可能形成 須留意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
|生活熱帶擾動96W在西北太平洋發展中,氣象署表示,這兩天可望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有機會發展為輕度颱風「風神」,至於路徑預測掠過呂宋島北側,往南海方向移動。
-
協調所測試廣播因應防颱撤離準備 18日起禁志工進災區
|地方熱帶擾動有機會發展成颱風,預估可能為北部及東半部帶來大雨或豪雨。花蓮光復的中央前進協調所也轉型為緊急應變協調所,今(16)日起重心轉為防颱整備,累積雨量達200毫米以及監測馬太鞍溪水位,分階段疏散、撤離居民,並宣布18日起禁止志工進災區,以確保安全。
-
花蓮災區擬撤千人防颱 決議採疏散與垂直撤離並行
|地方關島南方海域的熱帶擾動不排除成為今(2025)年第24號颱風「風神」,就怕風雨再重創花蓮災區,光復鄉大同村已經有農田水利署進駐清水圳,而中央前進協調所調整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下午也召開緊急應變會議,決議避難方式將採垂直與疏散同步執行的混合式撤離,增加將大進村、大全村納入警戒範圍,預估撤離人數約1000多人,預計18日執行。
-
南迴地區週末恐再迎風雨 台東部落實施無腳本防災演練
|地方今(2025)年颱風期間,台東縣南迴地區豪大雨,多處溪流又沖壞了堤防,不少社區部落發生土石流災害,這個週末可能又有風雨要來,縣府已經啟動搶修堤防和導流措施。而南迴地區也已經開始防災演練。
-
關島南方低壓恐成颱風 估週日影響台灣
|生活今(15)日各地多雲到晴,秋老虎發威,北部及中南部有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中午過後,嘉義以南地區及各地山區就要注意局部的短暫雷陣雨。至於位於關島南方海域的低壓系統96W目前持續整合中,可能會發展成颱風,預測19到21日,台灣就有可能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到時降雨會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