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
-
美歐烏三方日內瓦會談 盧比歐:可能是最有意義的一天
|全球日內瓦美歐烏3方會談週末持續推進,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形容「可能是目前最有意義的一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表示美方團隊正在聽取基輔疑慮,草案內容出現修正。只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主導的28點和平框架仍被質疑對俄國太讓步,烏方力守主權與安全底線,歐洲也要求在談判桌上保有關鍵角色。
-
瑞士祭2千億美元投資、贈金條 美宣布關稅降至15%
|全球美國與瑞士日前達成的新貿易架構協議,美國對瑞士產品課徵的進口稅,從原本的39%大砍至15%。歐美媒體指出,其中的關鍵,除了未來3年2000億美元的直接對美投資之外,瑞士精品業鉅子連袂前往白宮拜會川普,贈送的金條、金錶,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
美國瑞士貿易協議敲定 關稅大幅降至15%
|全球美國與瑞士在經歷3個多月的貿易緊張後,雙方14日宣布已實質上達成協議。美方將把對瑞士貨品加徵的懲罰性關稅,從39%大幅下調到15%,換取瑞士企業承諾,在未來幾年對美國投資2千億美元。協議讓瑞士出口業鬆一口氣,但也引發外界關注,在美國陸續與多國調整關稅後,台灣是否有機會跟進。
-
UN全球塑膠公約第5輪談判 各國分歧點多仍無進展
|全球聯合國要制定出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第5輪第2部分談判持續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根據法新社報導,目前還看不到進度、分歧點仍多,環保團體也在談判會場外模擬漏油事件,抗議化石燃料產業將短期的利潤,置於全球減少塑膠污染的公共利益之上。
-
《全球塑膠公約》新一輪談判 產油國反對從上游端減量成難題
|全球塑膠污染是全球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聯合國從今(5)日起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全球塑膠公約》新一輪談判,希望制定出一部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公約,達成全球塑膠減量,不過最大的挑戰還是在產油國家反對從上游端來減量。
-
歐伊會談提「零鈾濃縮」政策 伊朗:戰爭時不考慮
|全球以色列與伊朗戰爭進入第2週,伊朗首都德黑蘭在當地時間21日晚上傳出一連串的爆炸聲。根據報導,以色列揚言,一直到伊朗的核武威脅被消除以前,以色列都不會停止攻擊。另外,歐洲與伊朗在日內瓦展開會談,儘管歐洲各國表示,他們並不期待會談能夠取得突破,但與伊朗面對面接觸至關重要。
-
台灣連9年未受邀參與WHA 友邦等國發言表態挺台
|政治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WHA)正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但我國因中國打壓,第9度被拒於門外。不過,包括友邦海地、馬紹爾,以及德國、法國、日本、波蘭、澳洲與紐西蘭等國,都在第一輪各國聲明階段,利用簡短的發言時間表態支持台灣。而今(20)日友邦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S. Whipps, Jr.)也來台進行國是訪問,表達期盼台帛26年邦誼持續穩固,且深化在各領域的合作。
-
美中關稅戰暫緩90天 零售出口業增訂單趕工生產
|全球美中關稅大戰本週戲劇性降溫,雙方各自把有如割喉戰的高關稅大砍115%,暫時降到基本的30%與10%,還各自加碼解除更多制裁與禁令,顯見兩國都承受了巨大的經濟壓力,這個結果也讓零售與出口物流業暫時鬆一口氣。接下來雙方進入90天的協商,也將觸及更根本的結構性問題,能否達成最終協議仍然充滿變數。
-
台灣未獲邀參與WHA 將在場外記者會爭取各國支持
|政治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在5月下旬展開,不過台灣已連續第9年沒獲邀參加。16日衛福部、外交部召開雙部長記者會,表示台灣尚未收到邀請函,但會循往例組成世衛行動團前往,並推動相關規劃參與;不過中國外交部15日表示,不同意台灣參加世衛大會。民間團體認為,與其加入美國即將退出的世衛組織,今(2025)年應把重點放在外圍國際團體互相結盟更重要。
-
連9年未獲世衛邀請參與WHA 我行動團今啟程「努力到最後一刻」
|社福人權世界衛生大會(WHA)19日起將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台灣本屆仍未獲邀出席,外交部長林佳龍與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6)日舉辦記者會表示,將努力到最後一刻。我國「世衛行動團」也將於今晚出發赴日內瓦,除參與周邊會議外,也將召開國際記者會,表達台灣被拒於WHA門外,牴觸WHO健康無國界理念,呼籲國際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