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
-
台鐵平鎮臨時站夜間趕工 遭控噪音擾民
|地方桃園鐵路地下化正在興建平鎮臨時站,預計2026年啟用,基地位置鄰近社區大樓,居民投訴夜間機具施作噪音擾民。鐵道局解釋施工的必要性,但也和社區致歉,並說未來超過9時會提前通知附近鄰里及社區管委會。
-
台南東區人行道進行改善工程 變電箱擋道行人空間仍受限
|地方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沿線人行道長期受到花盆、機車及變電箱占用,市府爭取預算改善,但沿線近百個變電箱,需要等到捷運藍線施工落墩後才能遷移,而藍線規劃明(2026)年底才能動工,行人空間仍受壓縮。
-
冷氣安裝職災5年達65件 勞動部擬推作業安全指引
|社福人權冷氣安裝常常要高空作業,相當危險,勞動部資料顯示,從2020年到2024年底,冷氣安裝維修的職災就有65件。電器公會全聯會說,很多建築現在沒有留夠施工空間,加上住戶又因為大樓的管理條例,不同意加裝防護設施,導致風險更高。
-
堰塞湖為何接連形成?不定時產生的龐然大物,台灣要怎麼應對?
|環境今(2025)年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才溢流潰壩,10月17日太魯閣燕子口又有堰塞湖形成,10月21日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也有新的堰塞湖。為什麼突然間台灣像是很容易形成堰塞湖?我們有能力應對這種大小動輒像一座水庫的不定時炸彈嗎?
-
雲林業者擬設屋頂型漁電共生場 村民以車擋路阻擋施工
|地方雲林縣口湖鄉謝厝今(4)日上午有光電業者要進行屋頂型漁電共生場施工,被當地村民以車擋路阻擋施工、雙方對峙。當地村民表示,因為口湖鄉地勢低窪,之前曾因連日下雨,造成許多光電場周邊道路淹水多日未退,希望動工前業者能保證做好排水設施,才能與村民達到共識。
-
西螺大橋通車逾72年 12月起全橋封閉補強
|地方西螺大橋1953年完工通車到現在已經超過72年,近年因為鋼構鏽蝕、橋墩裂縫等等狀況有安全疑慮,因此彰化與雲林縣政府向中央爭取經費辦理維修補強工程,預計12月開始將進行全橋封閉進行整修工程,施工期約400天。
-
桃捷綠線遭指違法用中國石材 捷工局:6/5已主動更換廠商
|地方興建中的桃園捷運綠線部分車站,傳出違法使用中國前程石業的石材等弊端,違反《政府採購法》不得使用中國產品規定,捷工局出面澄清,公共區域中間部分鋪設的人造崗石地磚不是中國石材,石材部分預計週三才會進場施工,地檢署也將分他案調查。
-
光復商工學生午餐供應成難題 義煮團先應急
|地方由於在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方還有新形成小型堰塞湖,是否會影響中央,調降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會有點影響。而受創的光復市區災後復原快1個月,但光復商工卻面臨學生午餐有錢也訂不到便當。校方表示,因學校有住宿生,每天光準備3餐,大概得花2萬多元,1個月粗估超過40萬,所幸這週有當地義煮團送餐。另外為協助民眾解決交通問題,花蓮縣府也規劃2條路線的接駁公車,讓民眾免費搭乘。
-
燕子口堰塞湖距壩頂4.8米 施工人員估明可抵壩體正上方
|地方太魯閣燕子口形成的立霧溪堰塞湖,距離壩頂溢流約4.8公尺,居民憂心安全問題,目前工程單位持續向壩頂靠近,公視記者則詢問到第一線的施工人員,得知最快明(21)日就能抵達壩體正上方,但沿路落石不斷,也加大挺進難度與風險,中央則是預估最快3到4天,降壩引流會有初步成效。其實在這次以前,太魯閣已被記錄過3度形成堰塞湖,這次災害目前除了封園與中橫部分路段管制,公路局也不排除必要時封閉台9線的太魯閣大橋。
-
從交通設計到用路文化,公館圓環拆除的反思!【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北市連七年交通肇事件數第一的公館圓環,於9月29日已改成正交路口。這場耗時20年的爭議卻沒有停止。獨立特派員整理四大爭議:改正交是否能同時兼顧成本效益與降低肇事數、填平公車與行人專用地下道、行車效率變好或變差、在地居民交通動線受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