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
-
農田插「土地公拐」習俗式微 雲林學生手作分送農民
|地方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也是土地公聖誕,早年民間習俗,農民會在農田前插上一支竹子,上面夾有3炷香和金紙,俗稱「土地公拐」,希望讓土地公來巡田可以拄著拐杖走好,保祐豐收平安。如今這項習俗已漸漸消失,今(2025)年林內九芎福德宮教導在地學童準備1200支土地公拐,要分送地方農民。
-
光復鄉家戶清淤將完成 預計中秋節前清完道路
|地方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持續進行,今(3)日上午前進協調所宣布,預計今日中午前完成家戶清淤,道路部分則可在中秋節前完成。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由於接下來將由重機具進駐清理,對於一般性志工的需求已大幅減少,呼籲「鏟子超人」們可以放下工作,好好去度假;並鼓勵具水電、泥作、木工等專長的專業性志工前來幫忙。
-
光復昨清淤垃圾9861噸 環境部指家戶清理進度達88%
|地方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持續,昨(1)日清淤垃圾量高達9861公噸,是近期最高,中央、地方力拚中秋節前復原,一早有職籃球隊也來幫忙,前往光復國中協助清淤工作。針對網傳救援人力暫緩進入花蓮光復的訊息,前進協調所澄清,沒有發布這類訊息,強調對於志工的需求沒有停止。
-
軍方進駐光復7个庄頭調度 拚中秋前清好勢
|花蓮光復鄉災情嚴重,國防部長顧立雄今仔日 (10/1) 去到花蓮勘災,也由行政院政委季連成做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宣佈調整救災機制,將光復鄉7个村列做責任區,派軍方指揮官進駐,欲佇中秋節進前共爛塗摒清氣。(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光復7村落由軍方調度志工 拚中秋節前完成清淤
|生活花蓮馬太鞍溪溢流重創光復鄉,已造成18人死,仍有6人失聯,國軍增派兵力協助救災。行政院政委季連成輪任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宣布調整救災機制,將光復鄉7個村落調整為各個責任區由軍方指揮官進駐,並由軍方在車站用卡車載送志工,指揮調度志工前進需要幫忙的村落,力拚中秋節前完成民宅、道路清淤。
-
颱風吹翻蚵棚重建成本增2成 蚵農憂漲價後難競爭
|地方中秋節即將到來,鮮蚵需求大增,不過台南蚵農卻很無奈,因為接連颱風侵襲,蚵棚受損嚴重,重建成本比去(2024)年增加約2成。另一方面,越南進口牡蠣價格也衝擊本土牡蠣。
-
花蓮農改場研發文旦加工設備 加速取肉、取皮
|地方為了要解決每年中秋節過後文旦柚過剩問題,花蓮農改場特別研發了一套文旦加工設備,能迅速系統化取肉、取皮、榨精油,有效降低以往人工耗時費工的問題,為文旦的再利用價值開啟新紀元。
-
連續豪雨沖淡水質鹹度 雲林養殖文蛤大量死亡
|生活全國文蛤最大產地的雲林縣,因為之前連續豪雨,讓養殖水質被雨水沖淡,連大排、海水的鹽度也接近零,導致文蛤大量死亡。而彰化也有芒果園和火龍果園,因為之前的豪雨造成果園積水,初估損失超過5成。
-
高雄4月大女嬰疑遭餓死 檢方依殺人罪聲押母親獲准
|社會高雄大社1名4個月大女嬰,疑似因媽媽照顧疏失遭餓死,社會局調查指出,31歲陳姓單親媽媽獨力撫養2名孩子,但中秋節後卻未將4個月大女嬰送托,23日才告知托嬰中心女嬰死亡,經檢方複訊後,依殺人罪將陳姓媽媽聲押獲准。
-
中取消台34農產品零關稅 農業部:影響可控
|兩岸中國針對銷往中國的34種農產品取消實施零關稅措施,農業部表示,農產品輸中的貿易產值,早已從最高峰的3成多降為去年的1成多,其中34種農產品去年輸中736萬美元,如果要支付關稅約107萬美元,認為損失有限、影響可控,包括水產品業者與芋頭合作社都表示,銷中數量較少影響相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