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農改場研發文旦加工設備 加速取肉、取皮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要解決每年中秋節過後文旦柚過剩問題,花蓮農改場特別研發了一套文旦加工設備,能迅速系統化取肉、取皮、榨精油,有效降低以往人工耗時費工的問題,為文旦的再利用價值開啟新紀元。
一顆顆文旦經過輸送帶後進入篩選機,大果就會被挑選出來送進精油搾取台,另外果肉較多的文旦則是經過切割後,利用壓縮、精準地取出果肉,整套流程迅速又乾淨,重點是比傳統人力更有效。
花蓮農改場助理研究員李易樺表示,「單日的處理量可以達到4噸,傳統人工的話,可能過去當日要處理到4噸,以工班10到20人來看也要將近4天。」
這套系統是花蓮農改場耗時3年時間所研發,可有效解決以往中秋節過後,過剩文旦柚該如何再加工利用的問題,精油可做清潔劑,果肉、果皮可用於餐飲,食品加工業者也非常期待。
食品業者劉瑞棋指出,「目前在市面上還不是非常普及,但是農改場願意花心力做出這樣一個設備,我們也因為這樣得到很多好處。」
目前這套系統已完成技轉交由瑞穗鄉農會,外界相當好奇,今(2025)年鶴岡文旦的價格與數量,是否會受到麻豆文旦受颱風侵襲而有所變動。
花蓮瑞穗鄉農會總幹事洪盛皇指出,「我們預估今(2025)年還是有3800萬到4000萬台斤左右的產量,我們有跟柚農就是做一個協調,就是在直銷的部分,我們並沒有漲價,所以還是維持在去年的價格,就是每10台斤大概在600到800左右。」
花蓮農改場強調,這套加工系統已通過ISO認證,不但鮮果品質高,加工也成熟,將可開啟文旦柚另一階段的新紀元,以往文旦被丟棄在田間的景象也將越來越少。
蔡思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