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
-
南橫東段300居民受困 布農青年組揹工團送物資
|地方南橫公路東段中斷第7日,公路局已經搶修出人行通道,暫時解除孤島危機;台電28日晚上,也緊急搶修恢復利稻和霧鹿村的供電。但受到交通影響,山區300多位村民受困,在山下的布農族青年號召組成揹工團,揹著發電機用油以及民生物資,走將近6公里的山路,送物資給山區的村民。
-
南橫公路多處坍方 台東霧鹿、利稻村近300人受困
|地方南橫公路台20線多處坍方,海端鄉霧鹿、利稻地區成為孤島,目前3個部落近300位村民受困。公路局關山工務段目前是全力搶修,預計27日下午先開設人行通道,30日搶通車行便道。台東縣府也申請空勤直升機協助,將藥物與民生物資送進部落,並且後送病患。
-
南橫受杜蘇芮影響中斷搶修 向陽到埡口明恢復通行
|地方南橫公路今(2023)年7月受杜蘇芮颱風侵襲,東段向陽到埡口平台道路中斷,公路局在災後進行搶修,但期間又有4個颱風侵襲使施工困難,原先預定11月30日搶修完成通車。不過,關山工務段提前搶修完成便道,將在明(25)日恢復向陽到埡口平台通行,等於是東西向南橫公路恢復交通,但仍有管制,請用路人遵守管制措施。
-
颱風杜蘇芮造成南橫嚴重坍方 修復估需3個月
|生活杜蘇芮颱風所帶來的風雨,對台灣造成不少災情,包括南橫公路的埡口路段嚴重坍方,預估修復時間至少要3個月。另外強風豪雨也讓金門、高雄等地,多棵路樹出現倒塌;東部與南部地區也有農作物受損,像是台南包括小玉西瓜、酪梨等作物,農損金額超過320萬。
-
南橫山區遍布垃圾塗鴉 林管處籲遵守無痕山林規則
|地方去年疫情管制逐漸鬆綁,今年更是放寬了許多,許多愛好登山的民眾,尤其是爬嘉明湖的山友愈來愈多,可是也發現有山友在山區和溪谷亂丟垃圾,更有人在山屋的大水塔簽名。但目前森林法只對森林遊樂區和自然保護區有相關破壞的罰則,可是嘉明湖還未列入保護區,正在修法。不過簽名和丟垃圾的行為還是可以其他廢棄物清理法來裁罰。
-
南橫山區遍布垃圾與塗鴉 林管處籲山友共同維護自然景觀
|地方去(2022)年疫情管制逐漸鬆綁,今年更是放寬了許多,許多愛好登山的民眾,尤其是爬嘉明湖的山友愈來愈多,可是也發現有山友在山區和溪谷亂丟垃圾,更有人在山屋的大水塔簽名。但目前《森林法》只對森林遊樂區和自然保護區有相關破壞的罰則,可是嘉明湖還未列入保護區,正在修法。不過簽名和丟垃圾的行為還是可以其他廢棄物清理法來裁罰。
-
南橫天龍古道崩塌 預計2/1封吊橋維修勿擅闖
|地方今年疫情管制比較緩和,今(22)天大年初一,不少民眾開始外出踏青。花東縱谷觀光景點陸續湧入人潮,關山分局特地到景點宣導交通疏導路網,尤其是剛開放不久的南橫公路,可能又會出現車潮,警方呼籲駕駛人小心開車。另外,南橫山區天龍吊橋,因為天龍古道出現崩塌,海端鄉公所預計2月1日再度封閉天龍吊橋進行古道維修,呼籲遊客不要闖入古道。
-
南橫現黑熊母子 保育協會籲勿打卡暴蹤跡
|環境有民眾目擊到熊媽媽帶著兩隻小熊散步的畫面,模樣相當可愛,這是近期第3度在南橫公路發現黑熊蹤跡,保育專家除了呼籲民眾不要打卡,暴露黑熊行蹤或路線,也要避免騷擾引發危險。另外南投集集特生中心去(2021)年12月,野放的石虎「壽司」,保育人員30日接獲發報器傳出的死亡消息,追蹤發現發報器遭割下,研判可能遭遇不測。
-
南橫山區驚見黑熊公路奔跑 10天內接獲2度通報
|地方高雄南橫山區有民眾拍到疑似黑熊在公路奔跑,國家公園及黑熊保育組織證實當地有熊出沒,保育團體甚至10天內接獲2次通報紀錄,呼籲遊客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出空間給黑熊。花蓮卓溪鄉秀巒部落也有黑熊闖入雞舍,雞農沒設陷阱捕捉,通報後還配合架設攝影機觀察,獲得黑熊生態給付獎金8千元,是全國首例。
-
颱風尼莎/環流催雨北中南橫公路封閉 今晚可望解除海警
|生活受到尼莎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全台很多縣市下大雨。公路總局統計,到今(16)日上午,已封閉北橫、中橫跟南橫的省道部分路段。氣象局提醒,台北市、宜蘭縣的山區有部分地區有大豪雨或是超大豪雨,現在尼莎移動的速度有加快一點,有機會在今晚就解除海上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