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
-
灣聲樂團以音樂和幾米作品對話 「向左走向右走」串聯時代記憶
|生活繪本名家幾米的作品,在知名灣聲樂團的音樂家以及導演的巧心製作下,透過音樂和繪本對話,成為一場沉浸式旅程,週末將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演出,串聯不同世代的記憶。
-
理工科出身、不會拉琴 陳振盛成大馬首位製琴師
|全球馬來西亞第一位專業製琴師陳振盛,原本讀的是資工系,也不會拉小提琴,但卻在因緣際會之下對製作小提琴充滿了興趣,並且以全職方式投入製琴工作。雖然一開始有些小提琴愛好者會把他的手工琴跟市面上的量產琴比較,但隨著他在國際間獲獎無數、訂單越來越多,一把琴如今要價約台幣42萬元。
-
送修意外發現產於納粹集中營 「希望的小提琴」背後故事重見天日
|全球近期有匈牙利藝術品商人將數年前收購的一把小提琴送修,沒想到維修人員意外在琴內發現一張紙條,從上頭資訊確認這把琴是1941年二戰期間,在納粹德國建立的「達豪集中營」內製造,這也是目前發現唯一一把在集中營內製造的樂器。這把相隔80多年後重見天日的小提琴,也被命名為「希望的小提琴」。
-
鐵達尼號文物拍賣價創新高 乘客金懷錶4800萬台幣成交
|全球鐵達尼號除了是轟動全球的電影,更是歷史上發生過的真實事件。27日在英國舉行的一場鐵達尼號文物拍賣會上,一只備受矚目的金懷錶以90萬英鎊成交,加上稅金共117.5萬英鎊,折合新台幣大約是4800萬元,創下鐵達尼號文物中的最高金額。
-
泰緬邊境反抗軍照護中心,讓傷兵得以安心治療與休養【獨立特派員】
|全球2021年緬甸政變,武裝陽春的反抗勢力相較政府軍的優勢武力,仍然相當脆弱。反抗軍在戰場上受重傷,必須送到泰緬邊境的醫院接受治療,還得提心吊膽擔心被緬軍發現,而受傷的反抗軍因為醫療資源匱乏,有不少人就此犧牲。在長年的戰亂下,他們飽受摧殘的心靈,又該如何得到慰藉?
-
南部開講/嘉義社區活用曾文水庫漂流木 朽木變身手工小提琴
|地方嘉義縣第2大的大埔鄉9成是曾文水庫地域,也是水源保護區,鄉內的和平社區利用水庫的漂流木,教長輩自己做小提琴和學拉琴。今(29)晚8時,《南部開講 在地旅行》要帶觀眾看有音樂陪伴的退休生活。
-
-
緬甸反抗軍對抗軍政府 政治難民聚泰緬邊境支援
|全球今(2023)年10月底開始,緬甸反抗軍在緬甸北部與東部發起大規模反攻,要打擊2021年政變奪的軍政府。政變爆發後,有大量的政治難民逃離緬甸,聚集在泰國邊境的小鎮。兩年半來,他們透過各種方式,跨境支援國內的反抗勢力。
-
黃俊雄、李淑德、吳靜吉 提今年行政院文化獎
|國內文化領域上懸榮譽的獎項-第42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今仔日佇臺北市中山堂舉辦。這擺的著獎者有:布袋戲藝師-黃俊雄、臺灣小提琴音樂家-李淑德、佮臺灣表演藝術工作者-吳靜吉。(本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文)
-
百老匯《歌劇魅影》開演35年 不敵疫情將謝幕觀眾演員不捨
|全球紐約百老匯最長壽的音樂劇《歌劇魅影》在演出35年後,16日就要正式謝幕告別紐約。不少觀眾趕著前往欣賞這齣經典作品,長年合作的演員更紛紛表示,捨不得離開劇團這個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