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
-
上緊10月普發1萬 5大族群通領、領錢方式5種
|行政院今日 (9/11) 通過韌性特別預算,其中編列2360億,用來普發現金1萬箍,會送到立法院審議。外界推測,若是立法院10月初通過,上緊10月底就會當開始發,包含現有戶籍的國民佮提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等5大族群攏會當領,也有5種領的方式。(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中國人喪失台灣原戶籍欲回復 新規預告:須有益台灣或人道考量
|兩岸兩岸情勢緊張,內政部預告修正已喪失台灣原戶籍之中國人,申請回復台灣人民身分規定,申請者須證明對台灣國防安全、國際形象或社會安定有重大特殊貢獻,或有助台灣利益、基於人道考量。另外,若申請者曾為中共政治宣傳,政府可拒絕回復其台灣身分。
-
陸配補件今截止仍有2千人失聯 移民署:不會逕予註銷戶籍
|兩岸陸配補繳「喪失原籍證明」申請今(30)日截止。陸委會日前公布統計數字,仍然有超過2000位陸配尚未與政府聯繫。移民署強調,只要展現出願意處理的態度,就不會直接註銷戶籍。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表示,會全力透過地方政府、戶政、警政機關先找到人,目前沒有設定最後期限。
-
放棄我國籍入籍中國仍收兵單 內政部:不因喪失台灣籍免役
|政治有民眾透過地方民代陳情,表示自己的親屬已放棄我國國籍並入籍中國,日前卻收到兵單通知入伍。內政部指出,依據《兩岸條例》的規定,役男在對岸設有戶籍或領用對岸護照,依然負有服役義務,不會因為喪失台灣地區人民身分而有所差別。但立委沈伯洋則認為,比起逃兵疑慮,國家安全還是至關重要,已經提出修法,要免除這類案例的服兵役義務。
-
持中國定居證遭廢台灣身分 教師張立齊批陸委會非法濫權
|兩岸台籍教師張立齊因為擁有中國定居證,被陸委會點名廢止台灣身分,未來來台必須申請入境許可,這也是陸委會4月新令釋以來首例。不過張立齊透過影片反擊,強調《兩岸條例》沒有明確規定有中國定居證就會喪失台灣身分,批評陸委會非法濫權。不過陸委會強調,未來陸續還有相關的情況都會公布。
-
去年Q4一人宅增至227.8萬戶 基隆占比逾34%全國最高
|社福人權內政部公布去(2024)年第4季全國設有戶籍共773.2萬宅中,一人一宅就有227.8萬宅,占比將近三成;相較去年第3季,單季增加9.4萬戶。有專家分析,一人一宅增加可能和囤房稅2.0有關,因設籍才能適用自住稅率。不過也有學者認為,與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有關,加上近來不婚、不生以及獨居長者等人口結構影響,使得一人設籍一人宅大幅增加。
-
陸配須繳喪失原籍證明 不符具結、延長者可求助海基會
|兩岸陸配繳交喪失原籍證明一事,讓海基會業務量大增,2週內詢問電話比平常多了2000通,臨櫃親辦也多了1000多件。海基會強調,如果是不符合具結、延長情況,或是準備辦理註銷中國戶籍的人,都可來海基會尋求協助。另外陸委會最新統計82人赴中失聯或被關押,海基會證實,去(2024)年11月到12月,有2位國人赴中失聯,已接獲2個個案家屬陳情協助。
-
陸委會新令釋 有「中國定居證」就註銷臺灣戶籍
|陸委會最近閣再限制臺灣民眾領中國身份證件規定,連有中國定居證和身份證攏是犯法,會註銷佇臺灣的戶籍。陸委會表示,申請「定居證」用途就是辦理戶口登記,紲落來就是申請領中國的「居民身份證」,這是有牽連的,才會認定是違反「兩岸條例」。(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在中國設籍將註銷台戶籍 陸委會:持身分證、定居證皆算
|兩岸近期陸委會釋出最新令釋,再收緊國人申領中國身分證件規定,認為持有中國定居證與身分證都觸法,將註銷在台戶籍與權利。對此陸委會指出,因為申請「定居證」用途就是辦理戶口登記,接下來就是申領陸方「居民身分證」,是連續動作,因此認定違反《兩岸條例》。
-
囤房稅2.0即將上路 3月全台設籍戶數年增44.5萬戶
|產經「囤房稅2.0」在5月即將實施,根據內政部最新戶籍登記資料,卻發現2025年3月底全台設籍戶數共971萬戶,較2024年多出44.5萬戶;不過在全台每戶平均人口數卻下滑到2.41人。專家分析,因為房屋稅稅基會受到屋齡新舊或地段影響,民眾會選擇將戶籍遷到屋齡較新的房屋來節稅。以六都來看,台中市因為有重劃區推案量大,創下六都設籍戶數激增最多的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