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
-
川普盟友柯克遭槍斃 曾以台為例與中移民談民主
|全球美國知名右翼網紅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遭到槍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公布了犯案當時槍手逃逸的畫面,目前還在追查他的下落。柯克生前是美國青年保守運動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川普(Donald Trump)的重要盟友。他創辦的非營利組織「美國轉折點」,主要在校園推廣保守主義,由於他們曾經發布一支影片,是柯克與一名中國移民學生對談,當中他以台灣為例,探討獨裁和民主社會的教育差異,備受關注。
-
川普5日簽署行政命令 將國防部改戰爭部待國會批准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5日簽署行政命令,將國防部改用二戰前的舊名「戰爭部」來稱呼,希望國會正式批准;同一天紐約時報則是揭露,川普在上一次總統任內,派海豹部隊前往北韓安裝偵蒐設備,要監控金正恩的通訊,不過任務失敗還誤殺漁民,最後被迫撤離。
-
無人潛航器?超音速導彈? 《紐時》分析中國新武器威脅一次看
|兩岸中國昨(3)日在閱兵典禮上展示多項最新軍事裝備,《紐時》引述多名國際軍事專家分析認為,其中的超大型無人潛航器可能具備封鎖台灣的能力;高超音速導彈則威脅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可由運輸機空投的新型裝甲車,則顯示中國正在提升對台灣的快速部署能力。
-
美11歲男童惡作劇按門鈴遭擊斃 警方逮捕疑似開槍男子
|全球美國德州一名11歲男童,當地時間30日在一戶人家門口惡作劇按門鈴後,疑似遭屋主槍擊,送醫後不治身亡。《衛報》報導,警方已逮捕一名中年男子。《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按完門鈴就跑的惡作劇是在TikTok平台上流行的挑戰,過去美國也曾發生惡作劇者被殺害的案例。
-
川普擬修改美國投票規定 要求出示身分證、限縮郵寄投票對象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美國時間31日宣布,將發布行政命令,要求每位選民投票時都必須出示身分證;此外,郵寄投票適用對象也將同步限縮,僅有病情嚴重者或正在異地服役的軍人可使用。由於美國選舉規則是由各州自行決定,川普制定此行政命令的適法性已引發美國媒體質疑。
-
俄國培育娃娃兵 訓練8歲童丟手榴彈、涉水行軍
|全球俄羅斯南部有一支從15世紀延續到現在的武裝團體「哥薩克組織」,他們以騎術高超、驍勇善戰聞名,現在則是俄國政府承認的準軍事單位,甚至投入俄烏戰爭。但他們以「愛國教育」之名,對兒童進行軍事訓練,也引發諸多外界批評。
-
烏克蘭鬆綁役男出境禁令 開放18至22歲男性出國旅行及留學
|全球在俄烏戰爭開打後,烏克蘭原本宣布禁止18至60歲男性國民出境,近期烏國政府宣布鬆綁禁令,允許18至22歲男性能出國旅行、留學或就業,但在符合25歲徵兵資格前2年、也就是23歲起的男性仍禁止出境,新規於今(28)日正式上路。
-
控加價訂「靠窗座位」卻無窗 美乘客集體告2航空求償上百萬美金
|全球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與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乘客19日提出集體訴訟,指控2家航空公司將所有靠邊座位標示為「靠窗座位」,讓乘客加價預訂,實際上部分座位卻是靠牆、沒有窗戶。提告的乘客要求航空公司退還選位費用,並支付受害乘客合計數百萬美元賠償金。協助提告的其中一位律師宣稱,有類似狀況的受害乘客人數「以百萬計」。
-
以軍展開「接管加薩」首階段攻擊 擬再徵召6萬名後備軍人
|全球以色列20日宣布,展開對加薩市的第一階段攻擊行動,並已控制加薩市周遭郊區,同時計畫徵召6萬名後備軍人,為後續「接管加薩市」的攻擊計畫做準備。此舉引發國際社會批評,認為將迫使更多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但以方強調,行動是為阻止哈瑪斯策劃未來攻擊,並阻斷巴勒斯坦建國的想法。
-
澤倫斯基再訪白宮 首見歐洲多國領袖大陣仗陪同
|全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美東時間週一(18日)將前往白宮會見美國總統川普,就俄烏2國和平協議的細節進行商議,而歐洲多國領袖也將隨同參與。此外,川普的俄羅斯特使魏科夫也在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證實,美國可能向烏克蘭提供類似北約「第5條款」的安全保障,象徵川普在俄烏戰爭上的立場可能出現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