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
-
格陵蘭冰下湖泊向上推擠 冰層裂解、地下水噴發加速融冰
|環境格陵蘭不僅成為國際政治焦點,也受到科學界關注。《自然地球科學》期刊指出,研究團隊自2014年起發現,北部冰層下方藏有巨大湖泊,10年來湖水向上推擠,導致冰層開裂、地下水湧出,並且侵蝕冰層。科學家認為,這有助釐清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的關聯。
-
歐洲盼國防太空自主 挪威瑞典良性競爭打造太空港
|全球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以及俄烏戰爭威脅,都讓歐洲認真思考提升獨立的國防與太空能力。瑞典跟挪威在靠近北極圈的歐洲最北端正在進行一場太空競賽,打造可執行衛星發射任務的太空港,希望擺脫對美俄的依賴,確保在太空領域的自主地位。
-
首屆台灣盃火箭競賽旭海登場 陽交大、聯合大學團隊奪冠
|文教科技由國家太空中心跟屏東縣府,在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舉辦的首屆台灣盃火箭競賽決賽,大專組由陽明交大及聯合大學組成的團隊奪冠。而發射場的新建組裝廠跟整修控制中心,今(27)日也進行揭牌,宣示台灣發展太空及衛星產業的決心。日前美方透露考慮在九棚基地設置太空港,國科會表示希望屏東未來能成為探空重要基地,與國際接軌。
-
「福衛八號」預計10月升空 解析度提升助國安、災防
|文教科技台灣第一個自製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衛八號」,其中第一顆的衛星,經過一連串的測試,國家太空中心宣布,衛星驗證已經完畢,8月審查後,預計10月升空,,由於解析度提升,將可滿足、國安以及災防等的需求。
-
颱風後嘉南部分地區通訊仍差 NCC促業者提災害防救計畫
|社會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地區,許多災區成了孤島,像是台南學甲區秀昌里、鹽水區竹林里,目前仍面臨通訊不穩,這次風災凸顯電力備援不足、設備韌性不夠。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會要求三大電信業者提出災害防救計畫。業者表示,月底前會全面恢復災區的通訊品質,也提議共同建置高抗災的基地台。
-
西歐6月破高溫紀錄 專家指聖嬰減弱熱浪仍難退
|全球2025年的6到7月上旬,西歐和南歐地中海沿岸各國經歷了破紀錄的高溫。歐盟中期天氣預測中心最新報告,6月儘管是西歐地區的最高溫紀錄,但如果是整個歐洲的平均溫度則只能排第5。哥白尼計畫科學家指出,這顯示聖嬰現象加上南方震盪,造成的溫度變化已經進入循環的下半段,但整體氣溫走向仍處於上升的趨勢。
-
僅剩十位青年的村落 將成火箭發射太空港【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一個依山傍海、只剩十位40歲以下成年人的小村落,在今年3月被選定為國家級火箭發射基地,是未來帶領國家太空發展的重要計畫。沒落的小村莊與浩瀚無垠的宇宙意外相遇,村民在生態與發展之間掙扎,期盼藉由國家資源翻轉沒落的村莊。國家則期盼建設基地,能提高涉及國安與資安的太空自主性。火箭發射不再受制於他國,從國防安全、太空產業到科學研究都可受益
-
日本北海道大樹町地理位置優越 政府企業合力發展太空城
|全球台灣火箭12日發射地點北海道大樹町是一個人口只有5000多人的小鎮,因為東南方面向太平洋,地理環境條件優越,從1980年代起開始努力發展太空產業,希望把當地打造成太空版的矽谷。透過政府補助、企業捐款等籌措資金,加上北海道大學的人才培育,當地太空港發展越來越成熟,來自台灣的火箭公司jtSpace就是第1家在這座太空港發射火箭的外國企業。
-
日本最後H2A火箭成功升空 宣告將進入H3火箭時代
|全球日本在今(29)日台灣時間凌晨0時33分,在鹿兒島的種子島宇宙中心,以H2A載運火箭搭載氣候偵測衛星息吹號GW,成功升空,並且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受到成本昂貴影響,這也是最後一個「H2A火箭」升空,未來日本相關太空任務,將全面轉向運用新一代「H3」火箭系統。
-
MIT立方衛星山雀T2美國升空 順利與台灣地面站通聯
|產經國家太空中心TASA宣布,自製立方衛星山雀T2,在台灣時間今(24)日清晨搭乘SpaceX獵鷹九號火箭升空,並且在8小時後順利與台灣地面站通聯。太空中心指出,此次任務希望提升衛星元件酬載開發的多樣性,以提高立方衛星任務成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