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
-
美對等關稅採疊加計算 傳產、紡織、農漁業恐受衝擊
|產經美國7日起實施最新一輪對等關稅措施,包含台灣在內的多數國家,將採取「疊加」計算方式,引發外界關注。台灣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尤其是傳統產業、紡織業及部分農漁產品等,新關稅將超過20%,恐造成嚴重衝擊。
-
美20%對等關稅今生效 政院估4.2萬人減薪失業
|產經美國對等關稅20%稅率在台灣時間7日中午12時開徵,產業擔心受到的衝擊大。根據行政院評估約4萬2000人會面臨減薪、失業風險,預估產值損失達1.6%以上。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今(7)日到立法院備詢時強調,短期、中長期都有計劃,而對於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他也抱持樂觀態度,預估維持保3。
-
川普課巴西50%關稅 總統魯拉態度強硬不妥協
|全球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50%高關稅,強硬不妥協、不打算低頭。5日魯拉在一場政治活動上,表示自己將打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唯獨不打給川普,認為川普根本不想談。巴西有底氣也因為主要的貿易出口國,其實是中國。
-
川普批印度買俄油將提高關稅 印:毫無正當性且不合理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幾天前才經宣布徵收印度25%關稅,今(5)日又在自家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痛批印度還在買俄羅斯石油,川普表示這代表印度對烏克蘭人的死傷毫不在乎,因此他將會「大幅提高」印度關稅。印度方面則是相當錯愕,回批川普的決定,是「毫無正當性且不合理」的。此外,針對川普近期下令兩艘核動力潛艦更靠近俄羅斯,俄國外交部今日正式宣布,不再遵守1987年簽署的《中程核飛彈條約》。
-
南迴公路大溪明隧道前路基掏空 北上車道暫時封閉
|地方接連大雨,南迴公路又出現災情。在台東縣大武鄉大溪明隧道北端出口,由於大竹溪溪水暴漲,經過一夜沖刷,北上路段路基被掏空塌陷,公路局已暫時封閉北上車道,進行路基加固作業,呼籲用路人注意小心通行。
-
「土耳其鮭魚」成養殖業玫瑰金 卻遭控污染、擠壓捕撈漁業
|全球土耳其因通膨飆升與貨幣大幅貶值,經濟局勢陷入高度不穩定,不過,當地有一種產業卻一枝獨秀,那就是有「土耳其鮭魚」之稱的「虹鱒魚」養殖漁業。土耳其的虹鱒魚是在低溫的黑海水域養殖,肉質與口感和鮭魚很相近,主要出口到俄羅斯、越南和日本等國。但這個產業容易污染海水,又會阻礙洄游魚類通行,長期下來恐將改變黑海的海洋生態,因此虹鱒養殖業者也遭受不少嚴重的批評。
-
美對台關稅20%高於日韓 商總理事長:不排除產業外移
|產經台灣產品銷往美國關稅是20%,雖是暫時性稅率,不過仍引發產業高度擔憂,因為相較主要出口競爭對手日本、南韓稅率多出5%,恐失去競爭力。商總理事長許舒博示警,不排除會有產業外移狀況,提醒中央務必持續談判,爭取更好結果。今(1)日台股利空衝擊,一度下挫超過370點,不過疑似國家隊進場護盤,跌勢沒有擴大,跌108點、收在2萬3434點。
-
南韓關稅從25%降至15% 將向美投資3500億美金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8月1日的關稅大限就要到了,最新消息是美國和南韓達成貿易協議,關稅從25%降到15%,南韓則會對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至於印度的關稅稅率是25%,川普說是因為印度對美國有巨大貿易逆差,而且印度還會面臨一定程度的罰款。
-
中國與歐盟建交50年 貿易爭議未解峰會氣氛緊張
|全球歐盟和中國領導人昨(24)日在北京見面,慶祝雙方建交50週年。不過雙方有許多貿易爭議想要解決,像是歐洲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以及中國限制出口稀土等問題,會談的氣氛顯得有些緊張。
-
澳洲開放美牛進口 畜牧業憂增疾病風險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澳洲同意進一步開放美國牛肉進入市場,也警告其他拒絕美牛的國家要注意了。目前美國和澳洲的貿易談判仍在僵局,澳洲畜牧業則擔憂,開放美牛會犧牲國家生物安全標準。而在此同時,印度跟英國也簽下自由貿易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