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法院
-
泰國政局動盪暫歇 阿努廷成2年內第3位總理
|全球泰國近期動盪的政局暫時塵埃落定,第3大黨「泰自豪黨」的華裔富豪黨魁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獲得第一大黨人民黨支持當上總理,成為2年內第3位領導人。阿努廷以推動大麻合法化知名,擔任總理後,將面臨嚴峻的內政外交挑戰。至於前總理貝東丹被解職後,她所代表的為泰黨與戴克辛家族勢力受到重創,戴克辛也因為特權規避坐牢案,被送回監獄,要補坐1年的牢。
-
-
貝東丹上任不到一年下台 成泰國近年第5位遭解職總理
|全球泰國政壇持續動盪,泰國憲法法院29日裁定,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違反道德和誠信標準,宣布立即解職,後續將啟動新任總理的遴選程序。貝東丹上任才不到1年就下台,成為泰國近17年來第5位遭到解職的總理。
-
-
李在明盼減對北韓敵意 停邊境廣播、關切空飄氣球
|全球南韓大選結束已過1個月,南北韓關係也出現微妙的變化。南韓試著減少對北韓的敵意行為,不只停止了邊境的廣播心理戰,就連民眾自發的空飄氣球也受到政府關切而被迫停止。只不過這樣的行為會有什麼效果,仍然讓各界關注。
-
南韓提早選總統 候選人李在明、金文洙是誰?有何對決焦點?
|全球南韓前總統尹錫悅任期未滿,就因戒嚴失敗被彈劾,6月3日南韓將提早舉行總統大選。6位候選人中,以最大在野黨的李在明民調支持率最高,其次是執政黨推派的金文洙。這些主要候選人是什麼背景?大選有哪些議題受矚目?又將如何影響台灣?
-
18日歐洲多國同時舉行大選 羅馬尼亞親歐盟派達恩勝選
|全球過去的這個週日(18日),歐洲政壇相當熱鬧,有好幾個國家都舉行了攸關未來的大選。先是曾受到俄國嚴重滲透的羅馬尼亞,在第2輪總統大選中,選民已經將國家的未來託付給親歐盟和北約的候選人。而與烏克蘭、白俄羅斯接壤的波蘭,第1輪總統大選沒人過半,未來的第2輪大選得靠極右翼支持。同樣面臨極右勢力堀起,伊比利半島上的葡萄牙執政黨國會大選,又再次面臨沒有過半的窘境。
-
韓悳洙宣布參選南韓總統 允推修憲縮短總統任期
|全球韓國前總統尹錫悅遭彈劾下台後,代理總統職務的韓悳洙今(2)日正式宣布,以無黨籍身份投入總統大選。他表示如果當選,首要任務就是修憲,將總統任期由目前的5年縮短為3年。韓悳洙辭職後,原本要由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崔相穆接任代理總統,但他也宣布請辭,因此現在是由教育部長擔任代理總統。
-
韓國初定6/3總統大選 議長籲同辦公投限縮總統權限
|全球韓國總統尹錫悅確定遭到罷免後,需要在60天內舉行總統大選。政府高層初步決定,把總統大選的投票日定在6月3日。國會議長禹元植6日提議,要修憲限制、縮小總統的權限,期望在總統大選投票日同一天,也舉行修憲公投。
-
尹錫悅彈劾案通過隨解職 60日內選新總統
|南韓總統尹錫悅彈劾案,佇今仔日(4/4)早起宣判。南韓憲法法庭8名大法官攏認為,尹錫悅舊(2024)年12月施行戒嚴,是「濫用國家緊急狀況權力」,所以「全員裁定」通過彈劾尹錫悅。這也代表,南韓佇60工內愛舉行總統選舉。(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