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電纜
-
中國刊台灣竹科衛星照 外媒:全球最先進晶片供應鏈風險增加
|兩岸中國官方日前刻意於台灣光復節當日,發布多張由「吉林一號」衛星拍攝的「俯瞰台灣」衛星照,中國駐美大使館11月1日再次於X社群平台上刊登同批照片,引起外媒與產業分析師注意。美國科技媒體報導,中國此舉不僅加大對台的政治施壓,也凸顯全球最先進晶片供應鏈,正面臨日益嚴重的地緣政治風險。
-
遠洋巡護船「西拉雅號」下水 賴清德盼承襲原民守護家園精神
|政治海巡署今(1)日在高雄舉辦4000噸級巡防艦「台北艦」成軍,還有首艘以台灣原住民族命名的高緯度遠洋巡護船下水,船名由總統賴清德親自命名為「西拉雅號」,期望承襲原住民勇敢堅韌、守護家園的精神。而面對中共持續不斷的灰色地帶侵擾,賴清德更呼籲朝野立委要支持「海纜七法」的修法。
-
經濟部提案修法保護海纜 擬新增過失犯刑罰規範
|政治近年來海底通訊海纜損壞事件頻繁發生,因此經濟部提出《電業法》、《天然氣事業法》及《自來水法》等修法草案,並新增過失犯刑罰的規範,針對故意侵害海底電纜等犯罪明訂沒收犯罪用工具與船舶。
-
歐洲「福爾摩沙俱樂部」年會 頭一改辦佇臺灣
|歐洲「福爾摩沙俱樂部」第二屆年會佇臺灣舉行,外交部長林佳龍宣布啟動「國際海底電纜風險管理倡議」,邀請各國加入、做伙建立合作平台,來確保海底電纜的安全。(新聞標題、導言皆為台語文)
-
中國船多次拖斷波羅的海海纜 我外交部邀各國建合作平台
|政治我國近年來多次發生海纜受損事件,其中不乏中資背景權宜輪蓄意破壞。而歐洲波羅的海去(2024)年也接連發生海纜遭拖斷案例,適逢歐洲「福爾摩沙俱樂部」第2屆年會在台灣舉行,外交部長林佳龍宣布啟動「國際海底電纜風險管理倡議」,希望邀請各國加入、建立全球夥伴合作平台來確保海纜安全。
-
美國西北部虎鯨群瀕危 海底電纜偵測聲音協助保育
|全球某些虎鯨因為噪音污染與食物匱乏等因素,正處於瀕危狀態。現在有科學家,利用已經大量鋪設在海底的光纖電纜,來偵測虎鯨的聲音,進而掌握牠們的動態,希望進一步協助研究與保育。
-
多颱之國 台灣通訊韌性真的無礙?【新聞實驗室】
|文教科技你有想像過如果有一天網路中斷,手機訊息傳不出去、地圖也打不開,要如何跟其他人聯繫嗎?今(2025)年7月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部分地區通訊一夕全斷,成了訊號孤島,當時引發不小恐慌。面臨電線桿倒塌和基地台毀損,該怎麼辦?除了等待通訊業者修復訊號,日常中還能先做哪些準備?
-
歐美研發海底電纜新應用 可改造為追蹤潛艇大型聲納網路
|文教科技外媒《Interesting Engineering》指出,美國與歐盟正試驗一項名為DAS的技術,透過分析聲波震動改變光纖內部脈衝光折射的變化,讓原本用於通訊的海底電纜也能「聽見」海中聲音,進而化身為大型被動聲納網路,可用來追蹤潛艇與船艦動態。
-
美前國安官員:台海若衝突 中俄恐協力作戰
|全球中共與俄羅斯近年軍事合作頻繁,前美國高階國安官員萊特示警,台海若爆發衝突,中俄可能協力作戰。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報告也指出,俄羅斯恐成為中共強而有力的戰略後援,還協助訓練共軍的空降部隊,對台灣的反登陸作戰,形成嚴峻挑戰。
-
俄頻越界北約國家 無人機防禦成歐洲新戰略焦點
|全球俄羅斯近來三番兩次透過無人機、甚至戰機越界到波蘭、羅馬尼亞和愛沙尼亞境內,被視為在測試北約的空防底線。為此,北約不僅積極啟動「東部哨兵」軍事行動,來強化東翼的防禦,歐盟也在波羅的海國家的呼籲下,準備汲取烏克蘭實戰經驗,出資打造反無人機系統,填補北約現今的安全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