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收
-
雲林進入花生採收期 縣府封路設194處曬場
|地方雲林縣花生種植占全國7成,從11月起2期作花生進入採收期,現在為了曬花生特別封路,並設置194處曝曬場,總長超過72公里,農業處除了會請警局加強巡視,也呼籲農民要做好安全設施提醒用路人,避免發生糾紛。
-
鳳凰颱風將襲台 雲彰菜農忙搶收
|文教科技鳳凰颱風將來襲,雲林菜農今(11)日趁著風雨還小,趕緊加派人手採收,希望今日就能將蔬菜採收完畢減少災損;彰化也有蔥農7月才受到丹娜絲颱風影響,蔥田損失慘重,原本再20天就能收成,現在又有颱風,目前只能準備抽水機因應,希望將農損降到最低。
-
葉菜類價格下跌回穩 產量過剩部分農民棄收
|生活7、8月期間因颱風、豪雨侵襲,導致蔬菜價格居高不下,近期因生長期較短葉菜類復耕上市,價格下跌,甚至有的產量過多,部分農民棄收,但瓜果類因復耕期長,價格還是維持高價,以西螺果菜市場來說,整體蔬菜交易量回升至800公噸,平均菜價從一個月前每公斤60元,下跌回穩剩每公斤35元。
-
氣候變遷衝擊埃及茉莉花收成 全球香水原料告急
|全球氣候變遷正在改寫全球農業版圖,全球最大茉莉花產地埃及近年深受暖化衝擊,尼羅河三角洲的茉莉花田產量銳減,本來供應國際香水公司的花朵因收購價格偏低,再加上收成不如以往,不少農民被迫放棄種植,這項傳統產業正面臨存續危機。
-
漁電共生案場採收首批文蛤 政策上路5年現況一次看
|環境我國自2020年起推行「漁電共生」政策,近日在台南七股,有案場宣布迎來文蛤的首次採收;不過在審計部7月公布的報告中也指出,漁電共生案場仍有69.7%未落實養殖等問題。《公視新聞網》為您整理漁電共生上路5年至今實際應用狀況。
-
台南養殖業遇風災 虱目魚大量死亡價格漲
|生活丹娜絲颱風過境後,台南西濱沿海一帶電力中斷,有些地區甚至好幾十天都沒有電,造成養殖漁業損失慘重,其中虱目魚與文蛤大量死亡,價格變貴;另一方面官田菱角也出現延遲性災損,可能會嚴重影響今年產量。
-
霧峰暗坑巷至今未通又遇楊柳 農民憂影響龍眼販售
|地方颱風即將侵台,台中霧峰暗坑巷因為先前雨災造成邊坡坍塌,至今仍未搶通道路,當地龍眼正值採收期,農民相當憂心。高山武陵與福壽山農場今(12)日下午皆預警性休園,呼籲遊客不要上山。
-
颱風楊柳逼近 台東農民搶收釋迦、酪梨
|地方楊柳颱風路徑又往南修正,農業部台東農業改良場特別提醒農民要做好防颱,尤其是正在結果的大目釋迦、晚生的酪梨和柑桔類水果。上午就有農民已經開始修剪釋迦枝條,並且先採收大果,不過還有很多在果樹上的大目釋迦小果實無法採收,農民只能希望災害少一點。
-
丹娜絲颱風強風吹過,現場實錄【我們的島】
|地方丹娜絲風災,讓嘉南地區1.6萬戶房屋受損,為了避免受到風雨侵襲,居民只能暫時以帆布來應急。強風也讓將近3500根電線桿倒下、斷裂,全國累計停電戶數約百萬戶。強風豪雨之下,破紀錄的暴潮,導致台南七股西寮里,受到海水倒灌的威脅...
-
丹娜絲颱風 狂風的考驗|極端氣候下的農漁危機【我們的島】
|2025年第一個影響台灣的颱風丹娜絲(國際命名Danas),在距離台灣相當接近的位置生成且路徑罕見,由台灣海峽南部北上,在7月6日深夜11點40分左右登陸嘉義縣布袋鎮,這也是自1958年氣象署有較完整颱風紀錄以來,第一次由嘉義登陸的颱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