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
-
花蓮農田淤泥量估600萬噸 農業部允以專案救助
|地方光復市區的淤泥清除大致告一段落,災害前進協調所指出,下一階段重點是農田,目前估計農田淤泥600萬噸,比起市區已清除的淤泥垃圾恐達百倍之多。花蓮區農改場指出,山上沖下來的土砂偏鹼性,有機質少,過厚不利復耕。
-
台日斷交後二度海上聯訓 日媒:台日海巡將常態化演訓
|全球日媒《讀賣新聞》披露,我海巡署「雲林艦」今(2025)年6月中旬,和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瑞穗號」在沖繩縣附近公海,進行了台日斷交以來第二次的海難救助聯合訓練,分析台日海巡將常態化聯訓。另外日本智庫發現,中國在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仿建的台灣博愛特區愈來愈精細,且加速擴建。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強調,相關情況國軍都有長期掌握,並且有相應的「反斬首」計畫。
-
賴清德赴雲林勘災 縣府籲農損全品項免現勘救助
|地方颱風走後,中部地區延遲性災害陸續浮現,彰化田中鎮灌溉用的鴻門圳潰堤崩塌近17公尺,另外全台農損上看21億元。總統賴清德今(10)日親自到雲林縣了解玉米與短期葉菜受損情況,地方呼籲全品項免現勘救助。
-
台南酪梨減產逾25% 農業部納天然災害救助
|地方台南市種植的酪梨受到低溫及降雨影響,著果率不佳,後經過台南農改場、農糧署南區分署、台南市農業局等相關單位會勘後,減產逾25%確認已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近期公告全市為酪梨天然災害救助區域。
-
黑熊學院辦民防演練 模擬大量傷患救助流程
|為著提升民防的能量,內政部當咧培養民眾成做「防災士」,希望佇今年達成10萬人的目標,也有民間機構咧培養社區的民防能量。長期關注民防議題的黑熊學院,拜六舉辦演練,予學過民防課程的學員,實際應對出現大量傷患的狀況,知影愛按怎應用平常時學著的民防技術。(這則新聞標題、前言、內文為臺語文。)
-
受風災、溫差變化大影響 台東夏雪芒果難結果
|地方台東縣種植360公頃的改良種芒果,其中高價的夏雪芒果每年生產800多公噸。不過受到去(2024)年颱風吹壞枝葉,到今年開花結果期又遇到忽冷忽熱的天氣,造成不結果的情況,有的果園可能只剩1成產量。縣府表示,去年颱風災損已經救助一次,但會再請農民查報受災情況,依相關規定申請天然災害救助。
-
台中、苗栗高接梨受寒害 農糧署:每公頃補助6.2萬元
|地方今(2025)年低溫一波波,台中、苗栗高接梨產區出現災損,約有2至3成梨穗受到寒害影響。苗栗縣長鍾東錦前往勘災,農糧署則已經同意,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高接梨每公頃將可救助6萬2000元。
-
康芮颱風全台農損12億 雲林3.2億最多盼全品項救助
|生活康芮颱風狂風驟雨強掃全台,造成全台農損災情嚴重。經農業部至3日統計,全台目前農業產物、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超過12億元,其中以雲林縣損失約3.2億元最多。對此,雲縣府農業處表示,已經在2日發文農業部,建議雲林縣全品項救助,以從寬從速認定災損。
-
山陀兒強風雲林多處延遲農損 農業部啟動天然災害救助
|地方10月初山陀兒颱風侵台,雲林雖無雨但颳起強風,還夾帶鹽塵造成沿海地區多處種植落花生、硬質玉米及胡蘿蔔等作物,因葉片乾枯、植株死亡,沿海許多各公所通報經會勘,確認麥寮、台西鄉落花生、硬質玉米與四湖大蒜、硬質玉米胡蘿蔔及東勢胡蘿蔔,受損都有超過20%,農業部公告符合農業天然災害救助項目,農民可向土地所在地公所申報。
-
《社會救助法》修法引議 研商會議未公開民團抗議
|生活衛福部今(2024)年4月預告《社會救助法》修正草案,被民團質疑只是微調版本,還列出未廢除虛擬收入等九大缺失,要求重寫,4日下午衛福部首次召開研商會議,卻沒有對外公開,引發民團不滿,一早就有十多位民間團體代表到衛福部大門前舉牌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