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
-
「世界最大」冰山面積減半 科學家:可能分裂至無法追蹤
|全球自將近40年前開始就是世界最大的冰山「A23a」,近期被科學家發現正在迅速瓦解,面積已由原本3672平方公里縮減至1700平方公里,並已讓出世界最大冰山頭銜。科學家指出,隨著海水溫度升高、南半球春季到來,A23a可能會持續分裂、瓦解,直到最後因為體積過小而無法再追蹤。
-
中籍貨輪去年擱淺野柳岸邊 殘油抽畢預計9月底拖往韓國
|地方中國籍貨輪「鈺洲啟航」去(2024)年10月為了躲避颱風出港,卻不敵強風強浪,在野柳外海失去動力,最後觸礁擱淺在新北市的野柳岸邊,在航港局的監督下,船公司抽完船艙內超過280噸的殘油,近期船上3座的橋式機將移除完畢,預計9月底船體將拖到韓國處理。
-
宜蘭發現小抹香鯨母子擱淺 評估難存活採人道處理
|環境東部最近接連發生鯨豚擱淺,宜蘭還罕見發生小抹香鯨母幼體擱淺,不得已採取人道處理。而蘭嶼也發生一起鯨豚擱淺,死因不明,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正在進行解剖化驗。
-
3公尺長鯨鯊台東擱淺亡 死因仍待解剖
|生活被列為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的鯨鯊,又俗稱「豆腐鯊」,今(24)日上午在台東有釣客發現長度超過3公尺的鯨鯊擱淺死亡,已經通知相關單位協助處理。學者分析,依照鯨鯊澎起的皮膚來看,應該已經死亡有一段時間,不過確切死因仍要待解剖後進一步釐清。
-
鯨豚擱淺數據遭控造假 台北港填海造地案須補正再審
|環境港務公司推動台北港南碼頭區二期填海造地開發計畫,要擴大腹地,協助去化北部營建剩餘土方,案件1日下午進行第4次專案小組審查。不過,中華鯨豚協會指控,開發單位對於鯨豚擱淺周邊海域的數據有造假之嫌,專案小組主席認定,是引用資料未記載,案件最後補正再審。
-
蘭嶼外籍貨輪去年10月擱淺至今 原訂6月移除遇技術問題延後
|環境去(2024)年10月日山陀兒颱風期間,一艘巴貝多籍的貨輪擱淺在蘭嶼龍門港附近海岸,到現在都還沒有移除,而且晚上還會發出亮光,有遊客認為這樣除了形成光害,看星空有點掃興。而這艘擱淺貨輪原本規畫6月就要移走,不過航港局表示,目前貨物處理有技術的問題,可能會再延後。
-
西子灣沙灘疑出現僧帽水母 高雄海洋局:避免靠近海域
|地方高雄西子灣南岬頭沙灘疑似出現僧帽水母,海洋局特地在海水浴場入口處張貼公告,提醒民眾避免靠近海域,因為僧帽水母有世界第3毒之稱,被螫到的劇痛不輸給蜜蜂,最嚴重可能致命。學者也指出,近期全台海域都可能出現僧帽水母,千萬不要碰觸。
-
台東小海龜纏繞魚線死亡 農業處籲廢棄魚網應落實回收
|環境台東知名景點三仙台,被捕捉到一具海龜屍體躺在水池中,頸部、四肢都纏著釣線。不過海保署表示,這支海龜應該死後才遭到廢棄釣具纏繞,但也呼籲,刺網漁業漁具不僅要實名制,也應該落實回收,否則將吃上最高15萬元的罰鍰。
-
頭城籍漁船擱淺沙灘逾3個月 宜縣府:請示漁業署助脫困
|地方宜蘭頭城籍宏承旺漁船今(2025)年1月16日因距岸較近,不慎坐灘擱淺在壯圍公館沙灘,案發至今船隻無法拖離,有民眾反應現場有聞到柴油味,不移除對海岸景觀也是傷害。對此縣政府表示,船中的油已經抽走,有協助拖吊2次但無法成功,會請示漁業署看是否有其它移船方法。
-
桃園許厝港岸邊海豚擱淺亡 解剖發現身上有槍傷
|生活日前在桃園許厝港岸邊擱淺的一隻糙齒海豚後送救援時死亡,中華鯨豚協會揭露,解剖這隻雌性海豚了解死因時,發現頸椎與頭部各中1槍,也發現2次槍擊時間不同,其中1次研判在台灣海域發生,推測槍傷嚴重損害牠的游泳控制能力,導致擱淺死亡。這也是鯨豚協會解剖首次發現鯨豚遭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