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
-
美媒:美提新國防戰略草案 重點改為優先保護本土
|政治共軍持續加大對台施壓,我國防部偵獲,今(7)日早上7時到10時有25架次共機擾台,還配合共艦進行聯合戰備警巡。而根據美國媒體報導,新版美國「國防戰略」草案,重點將改為優先保護美國本土。專家分析,未來觀察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部署是否有劇烈變動將是關鍵,即便美軍調整戰略,也不一定就是不重視台海局勢。
-
台生創解放軍部署地圖 蒐逾7千筆軍事標記
|兩岸美國前國務卿龐佩奧(Mike Pompeo)撰文指出,美國華府需要全面的台灣戰略,包括深化安全援助、經濟關係,甚至邁向全面的外交承認。而同時間,4年前一名台灣學生溫約瑟,突發奇想在Google地圖上標註解放軍設施,至今累積超過7千筆軍事標記,完成全台首份解放軍部署地圖。
-
俄國不再遵守「中程核飛彈條約」 美俄各項軍控協議現況一次看
|全球俄羅斯近日宣布不再遵守與美國簽署的「中程核飛彈條約」,美國也早在2018年宣布退出該條約,引發西方擔憂冷戰時期軍備競賽將再度上演。其實美俄雙方早已退出多項軍備控制協議,目前還有什麼條約制約這兩大核武國?
-
漢光演習第8天縱深作戰 中科院新型電戰干擾車投入演練
|政治漢光41號演習第8天,持續進行「縱深作戰」,台北的松山機場今(16)日凌晨演練反機降作戰,防堵共軍突襲首都圈;台中也演練共軍從甲南海灘登陸,國軍雲豹甲車、CM11戰車利用城鎮優勢,打擊共軍部隊。另外,公視新聞獨家掌握中科院新型電戰裝備,電戰干擾車已經交付陸軍,首度投入漢光演習。
-
稀土回收率不到1% 瑞士研發萃取劑有望成突破口
|全球俄烏戰爭跟美中貿易戰引發全球對稀土資源的關注,稀土是現代科技產品的關鍵元素,但傳統從電子垃圾中,成功回收的稀土元素低於1%,而且過程不只複雜,還高成本、高耗能。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就研發出提高分離稀土效能的新技術,可望為全球稀土與戰略金屬產業帶來新變革。
-
北約峰會荷蘭海牙登場 新上任秘書長點名印太四國重要性
|全球北約峰會在荷蘭海牙登場,為期兩天的會議聚焦戰略重點,一方面強化對烏克蘭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預留空間,讓盟國能在印太地區因應中國的崛起。新上任的北約秘書長、也是前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特別點名印太四國的重要性。
-
漢光41號演習7月登場 大型賣場將演練緊急避難
|政治漢光41號演習下個(7)月登場,從5天4夜延長到10天9夜,納入持久戰想定,結合城鎮韌性,大型賣場將演練緊急避難,考驗軍民協調。另外,美軍調派3個航艦打擊群支援中東,外界關注,會不會降低美方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美國海軍代理作戰部長基爾比強調,美國可以快速派遣打擊群前往印太。
-
防武器擴散 經濟部更新戰略高科技產品管制
|為著欲防止武器擴散和國安考量,經濟部國貿署定期召開會議,根據貿易法第13條,會去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管理的名單,6/10上新的名單,共中國、露西亞、巴基斯坦、伊朗等,牽涉武力活動等601个實體攏列在內,這改也包含中國的「華為」和「中芯國際」。(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經濟部更新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華為與中芯國際皆入列
|產經基於防止武器擴散及其他國安考量,經濟部國貿署定期召開跨部會審查會議,依據《貿易法》第13條授權,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6月10日公布的最新清單將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等涉及武擴活動等601個實體都列入,其中更包含中國的華為與中芯國際。
-
歐洲各國重新檢視軍力部署 英宣示將進入戰爭準備狀態
|全球隨著全球局勢升溫,北約不斷對成員國發出警訊,俄羅斯可能在3到5年內對北約領土發動攻擊。這樣的警告已迫使歐洲各國重新檢視軍力部署,並陸續宣布新一波的國防投資計畫。英國日前公布最新戰略防衛檢討,明確宣示將進入「戰爭準備狀態」,強化本土戰備、全面升級軍事能力。這份報告國內外的影響為何,是否代表英國將棄守4年前的印太策略?請看來自英國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