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
-
燕子口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 林保署啟動壩體導流降低蓄水量
|地方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自17日形成已將近1週,農業部今(23)日宣布,經監測確認壩體滲流穩定,因此解除紅色警戒。根據成大防災團隊建立的警戒發布機制,若預測雨量達與水位達標,就會再度發布紅、黃色警戒。林保署指出,台8線靳珩隧道、魯丹橋部分路段仍封閉,堰塞湖後續將進行壩體降挖與導流工程降低蓄水量。
-
燕子口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 林保署啟動壩體導流降低蓄水量
|地方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自17日形成已將近1週,農業部今(23)日宣布,經監測確認壩體滲流穩定,因此解除紅色警戒。根據成大防災團隊建立的警戒發布機制,若預測雨量達與水位達標,就會再度發布紅、黃色警戒。林保署指出,台8線靳珩隧道、魯丹橋部分路段仍封閉,堰塞湖後續將進行壩體降挖與導流工程降低蓄水量。
-
APEC峰會31日登場 南韓慶州警戒升級
|全球今(2025)年的APEC峰會將在南韓慶州登場。慶州是台南的姊妹市,也是古代新羅王朝的首都,以豐富文化遺產聞名,還被稱作是「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當地民眾對能舉辦這場國際盛會深感驕傲。由於包括美國總統川普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等多國領袖及企業代表都將與會,南韓政府也全面提升維安規格,嚴陣以待。
-
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 7縣市發大豪雨特報
|環境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影響,全台天氣不穩定,尤其北部及東北部降雨最為明顯。氣象署今(20)日上午針對北北基桃等7縣市發布大豪雨特報,提醒大家在週三(22日)前要注意短延時強降雨、坍方及溪水暴漲等的可能性。而基隆河上游水位持續上漲,員山子今日凌晨已啟動今(2025)年首次分洪。氣象署也將在中午啟動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事件加強作業,預計下午三時半會舉行記者會說明。
-
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 7縣市發大豪雨特報
|環境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影響,全台天氣不穩定,尤其北部及東北部降雨最為明顯。氣象署今(20)日上午針對北北基桃等7縣市發布大豪雨特報,提醒大家在週三(22日)前要注意短延時強降雨、坍方及溪水暴漲等的可能性。而基隆河上游水位持續上漲,員山子今日凌晨已啟動今(2025)年首次分洪。氣象署也將在中午啟動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事件加強作業,預計下午三時半會舉行記者會說明。
-
高麗菜連4旬亮紅燈 農糧署籲農民減種分散風險
|生活近期氣候穩定,根據農糧署大宗蔬菜供苗預警系統顯示,從今(2025)年8月下旬以來,高麗菜已連續4旬亮警戒紅色燈號,種植情形集中並且數量偏高,9月下旬高麗菜出苗量比近3年同期平均增加9%。農糧署就呼籲,農民避免產期重疊,希望透過預警平台提供資訊,讓農民調整生產規劃,分批減種降低風險。
-
堰塞湖潰壩災民控未獲撤離通知 中央與地方說法一次看
|社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潰壩致災,已知造成14人死亡。有受災戶控訴未收到政府告警通知,對此花蓮縣府稱都有廣播撤離,中央則強調已示警建議強制撤離。堰塞湖警戒與撤離通知由誰負責?中央與地方各自在何時要求撤離?「垂直避難法」為何引發爭議?
-
颱風樺加沙掠過港澳 母子觀浪被捲走獲救送醫
|全球今年全球最強的颱風樺加沙,以每小時200公里的速度,從香港以南100公里外掠過,風力雨勢相當驚人,香港在今(24)日就掛上最高警戒的「10號風球」,卻還是有不少人跑到戶外,結果有一家人前往觀浪,母子兩人被大浪捲走,所幸被經過的船隻救起,目前加護病房觀察中;只是在深圳,也有民眾帶小孩外出「體驗颱風」。
-
是溢流、潰壩還是潰堤? 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始末一次看
|社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兩度溢流,不僅沖斷馬太鞍溪橋,大量溪水夾帶泥沙淹進光復鄉市區,造成十多人死亡、逾30人受傷。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水淹進光復市區是因為溢流、潰壩還是潰堤?堰塞湖致災前有任何有效的應對方式嗎?
-
宜蘭今日未列颱風警戒區 山區9校考量風雨自行停課
|地方受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全國部分縣市宣布停班課。宜蘭風雨也不小,但因為不在警戒範圍內,沒有宣布停班課。23日上午大風大雨,影響許多送孩子上學的家長。至於山區南澳、碧候等小學、幼兒園和南澳高中共9間學校,考量風雨和交通問題,臨時自行宣布停班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