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上課
-
災區陸續恢復實體上課 教育部長:全力拚重建
|馬太鞍溪崩山湖做大水了後,目前猶有5个人揣無著。屏東特搜隊昨昏 (10/12) 佇佛祖街揣著姓林翁仔某怹的轎車,毋過人猶未揣著。另外,初7學校開始恢復上課,教育部長鄭英耀今日 (13) 早起也去到災區,了解校園復原進度,講會和地方合作,協助重建校園。(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尋獲佛祖街失聯夫妻座車 人員續搜索林姓夫婦下落
|地方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後,造成花蓮光復鄉災情慘重,目前尚有5名失聯者,高屏嘉義等地特搜大隊近日二馳援花蓮,屏東特搜昨(12)日在佛祖街找到失聯的林姓夫妻座車,希望後續能進一步找到夫妻倆。而當地各級學校也從7日起陸續恢復實體上課,教育部長鄭英耀上午到災區了解校園復原進度,表示會跟地方合作全力協助重建。
-
花蓮光復7國中小今日復學 光復商工估13日恢復實體上課
|地方花蓮光復鄉災區在停班停課14天後,今(7)日開始恢復正常上班上課。當地7間國中小全面復學,而同時有災民安置的大進國小也進駐警力協助維持秩序。不過依然有11個小朋友選擇在家遠端學習,校方解釋可能有住家重建的需求或是對現狀有疑慮。另外,受損嚴重的光復國中則是順利恢復實體上課,光復商工則是先採取視訊上課,預計13日恢復實體。
-
花蓮光復鄉道路清淤9成 光復國中10/7恢復上課
|地方花蓮光復鄉救災進度,目前中央前進協調所統計,道路清淤已接近9成,佛祖街後段保安宮今(4)日也在小怪手、志工幫忙,慢慢清除大部份淤泥。另外光復國中預計10月7日就可定點接駁學生方式恢復上課,光復商工則先視訊上課,最快13日可恢復實體上課。不過馬太鞍溪沿岸仍然有大片砂石掩埋道路,今日下午有失聯者家屬再度前往現場,並喊話希望搜索、開挖不要停止。
-
光復鄉家戶清淤已全數完成 救災重心轉道路、校園清掃
|地方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有新進度,家戶清淤已經在中午前全面完成,接下來重心會放在道路清淤、垃圾以及校園清理,希望讓學生提早復課。至於清出來的土方,目前救災期間先以堆置為主,後續將依照性質再利用,包括像是水泥業、農地改良、窪地填土等方向。
-
花蓮光復清淤率道路30%、民宅88% 總協調官:仍有志工需求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發生後已逾1週,前進協調所今(2)日上午說明目前災後復原狀況,光復民宅清淤率平均達88.14%,但道路部分因狀況複雜,且家戶中清出的淤泥也會暫置在道路上,執行率僅30%。總協調官季連成指出目前仍有志工需求,而當地光復商職與光復國中等校則預計於7日視訊復課、13日實體復課。
-
住處遭泥水沖毀 作家赫恪3萬冊藏書全泡水
|地方洪水重創當地的文史工作者和校園,住在當地的知名作家赫恪,家中3萬多冊的藏書,以及珍貴文史資料如今全泡水。另外,今日前進協調所記者會,教育部也評估,光復商工、光復國中恐怕要到10月13日才能恢復實體上課。
-
法國大幅提高移民語文門檻 連本國人都難通過測驗
|全球法國政府最近修改移民政策,對申請居留許可或公民身分的外國人提高語言門檻,居留2年到4年的人,法文須達到初中程度、想入籍當法國人,則要具備大學程度。但實測發現,這些考試難度,連本國人都很難輕易通過,對移民而言更是障礙。就算在地已經合法居留工作10多年,仍然可能因為語言條件不符而被驅逐,預計6萬人可能無法再待下去,也會對社會造成相當影響。
-
全球高溫擴大學生學習差距 研究:氣溫升學習力降
|全球菲律賓先前因為新冠疫情,實體課程停止超過1年半,導致許多學生20多歲還在念高中,不料5月以來,當地又因為聖嬰現象,熱浪不斷,再度影響眾多學生的學業。這不僅是菲律賓的危機,全球多個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學生也都面臨類似的狀況,高溫正造成全球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持續拉大。
-
花蓮女中綜合大樓成危樓 慈濟大學延後至下週二上課
|地方花蓮強震導致縣內部分學校毀損,像花蓮女中的綜合大樓就因外牆嚴重剝落、梁柱鋼筋外露成了危樓,將在近期拆除,但由於一般教室沒受影響,下週一將正常上課。而慈濟大學也有部分大樓外牆、設備倒塌等災損,為收拾殘局也考量目前交通不便,延後到下週二上課,且週三前可遠距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