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
-
揭中國鑽油平台入侵我經濟海域 美智庫示警:易改裝具軍用潛力
|兩岸美智庫2日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在台灣主張的專屬經濟海域內,已強行設置至少12座石油鑽井平台設施,其中一座距離東沙群島限制水域僅約48公里。該報告示警,這些設施易於改裝,具有「軍民兩用」潛力,可被用於對台進行脅迫、封鎖甚至入侵。對此,我總統府批評中國嚴重衝擊國際秩序,要求馬上停止相關非法設置與開採活動。
-
外來種入侵宜蘭微棲地柯林湧泉 林業署展開清除作業
|地方宜蘭縣柯林村湧泉眾多,因長年水溫穩定在18度,吸引許多物種棲息,是重要的「微棲地」,但近年遭到吳郭魚、巴西烏龜等外來物種入侵,破壞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林業署和農水志工合作,展開外來種清除作業,未來也規劃將湧泉申請為保育共生地,打造國土生態綠網的關鍵棲地。
-
芬蘭總統促川澤和解 推動歐美抗俄
|全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8月中旬在歐洲領袖陪同下,會見美國總統川普。外媒指出,川普對澤倫斯基態度出現180度轉變,這背後的關鍵人物,就是芬蘭總統史塔布。這位政治資歷深厚、熱愛鐵人三項的領袖,因高爾夫與川普結緣,他也持續傳達並強調歐洲對俄政策的立場,就是結合歐洲與美國力量共同應對俄國威脅,維護區域安全。
-
英政府租飯店安置非法移民 利物浦民眾不滿上街示威
|全球英國一年來申請庇護的移民超過11萬,人數已經創歷史新高。但政府長期租用飯店去安置移民申請者,加上治安事件,引發反移民人士的不滿,已經持續好幾個星期都聚集在飯店外示威抗議。不過支持移民的群眾也上街反制,使得社會對立氣氛愈演愈烈。
-
中國掀廢墟探索潮 當心探險變非法入侵
|全球這幾年來,中國興起一股城市探險Urbex的風潮,也就是帶著手機、相機,到各式各樣的廢棄建築物裡探險,也為當時的歷史留些記錄。但有專家說,這些殘破不堪或是未完工的建築物,都顯示中國正在面對嚴重的房地產危機,與停滯的經濟。
-
丹娜絲颱風過境雙鐵昨受影響 民航機加軍機疏運逾萬人
|生活颱風丹娜絲過境,昨(7)日雙鐵運輸都因為異物入侵軌道調整營運,因為颱風被迫滯留的遊客則在機場,排隊等候補機位。國軍昨共支援疏運14架次,預估一整天下來,民航機加軍機共輸運1萬3000多人。
-
蜂箱小甲蟲入侵彰化養蜂場 啃食幼蟲吃蜂蜜
|地方彰化縣田中鎮八卦山區的養蜂場,近期出現蜂箱小甲蟲入侵,這種體型小、繁殖力強的害蟲專門寄生在蜂箱中,會偷吃蜂蜜、花粉,甚至蜜蜂幼蟲。蜂農擔心影響生計,縣府與苗栗農改場提出防治措施,也建議蜂農加強巡視清理蜂箱,才能有效防堵。
-
李在明高票當選南韓總統 台海立場引關注
|全球南韓總統大選結果揭曉,由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高票勝出。但南韓政治與社會的高度分裂與政治板塊的對峙,未來該如何穩定政局、弭平對立,還有外交政策又要如何拿捏?連線常駐首爾的公視國際記者楊虔豪,來聽聽他的現場觀察。
-
《住草叢的貓頭鷹》系列一:草鴞的日常與危機【我們的島】
|環境台灣數量最少、也是唯一住在草叢裡的貓頭鷹--草鴞,除了原有的天敵,還遇上遊蕩犬、鳥網、老鼠藥帶來的挑戰,目前最大的危機是棲地消失,面對瀕危的草鴞,怎麼幫牠們保住生存機會?
-
馬斯克稱高階晶片影響國安 對中國侵台表擔憂
|政治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受訪時稱,高階晶片的製造不僅涉及到人工智慧的競爭也涉及到美國國家安全,對於中國入侵台灣的可能性表示擔憂。學者分析,台灣應以晶片領先地位優勢,盡可能突顯台美共同利益作為談判籌碼,積極與美方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