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代表處
-
台美擴大安全合作 新增三大援助新管道
|政治美國國會研究處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台美安全合作除了軍售之外,像是國會首度為台灣開啟「總統撥款權」、「外國軍事融資」等的援助管道,甚至包括在美國和台灣的訓練,雖然大多未公開,但似有擴大的趨勢;更有議員透過提案,要求國務卿追蹤中國挖角台灣邦交國的行動,協助台灣維持與拉美及加勒比海國家的外交關係。
-
台廠登倫敦科技週論壇 喊「AI發展Taiwan Can Help」
|2025半導體影響力論壇在英國倫敦登場,在歐洲積極推動,建立區域半導體供應鏈下,現場吸引來自英國及歐洲各國,近百位的政府與產業代表參與,期盼向台灣學習經驗,也尋求合作契機。台灣與會代表對國際夥伴喊話,強調台灣不是來賣晶片,而是來幫忙的。
-
賴清德就職週年持續深化外交 美各州政府在台設24辦事處
|政治總統賴清德就職將在520滿1週年,在外交部分,賴總統面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比起價值相近更重視實質利益,揮出關稅大刀,增添不確定性,對台政策也回歸「戰略模糊」。如何在川普2.0時代維繫台美關係,眼前仍充滿挑戰。而對於和台灣同屬第一島鏈的日本,有學者認為,賴總統可以藉由自身對日人脈優勢,提升台日在防衛、經濟等領域的合作層級。
-
南非擅將我國駐處更名、降格 地址從首都改列約翰尼斯堡
|政治南非要求台灣住處遷離首都普利托利亞,雙方仍在磋商,南非外交部官網卻將台灣代表處名稱改為「台北商務辦事處」,又歸類在「國際組織」之下;而且網頁還刪除駐處位於普利托利亞的地址,改為約翰尼斯堡的地址,也未註明南非代表廖文哲,只剩較低階的助理代表3人。外交部強調,駐處目前運作正常,若有進一步進展,將適時對外說明。
-
禁持台灣護照入境 索馬利亞:根據一中原則
|全球索馬利亞政府根據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公告從今(2025)年4月30日起,台灣護照或相關旅行證件不得再用於進出索馬利亞聯邦。對此,我國外交部除了表達嚴正抗議,同時也呼籲國人別前往索國、確保安全。學者認為恐怕是我國過去承認索馬利蘭、打破「一索原則」的懲罰,但也表示這樣的報復行為對於台灣在非洲他國的影響應該有限。
-
美議員提案正名台灣駐處 前駐美官員:真正更名仍有段路
|全球美國跨黨派參議員提出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把「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台灣代表處」。長期友台的提案議員匡希恆(John Curtis)指出,能體現台灣駐美代表處代表台灣民眾,而不只是台北市的經濟利益。前駐史國大使趙麟認為,美國國會友台善意不斷,但能否真的更名,主要還是在美國行政部門能否執行,因為能預料到北京一定會反彈。
-
立陶宛設歐洲首座「台灣」代表處 成立後遭中施壓挑戰不斷
|政治在2021年成立的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是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義的代表處。不過成立以來遇到更名風波不斷,立陶宛總統、總理都曾經點出對名稱的疑慮,中國也對立陶宛實施經濟制裁;而我國政府也積極展開與立陶宛的多項合作,以期建立韌性關係。
-
美跨黨派參議員攜手提案 為我駐美代表處正名「台灣」
|全球美國跨黨派參議員12日攜手提出《臺灣代表處法》,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將目前台灣駐美代表處「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且須連同美國政府內部文件一併進行更名。這部法案過去2度被提出都未能實施,但提案議員對本次法案過關更為樂觀,因為現任國務卿盧比歐剛好就曾參與2023年版提案。
-
南非再度致函我國代表處 要求3月底前遷離首都
|政治南非媒體報導,最大反對黨「民主聯盟」聯邦主席梅爾日前訪台,遭到中方宣布制裁。而南非政府今(2025)年1月再度致函我駐處,要求3月底前遷離首都。對此,我外交部證實,這回南非政府除了要求搬離,甚至試圖將我駐處降級並更名為「貿易辦事處」,顯示中國在南非打壓台灣的行動更變本加厲。
-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支持未過半 5/26將進行第2輪大選
|全球立陶宛12日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在首輪選舉中獲得46.5%的選票支持,可望脫穎而出,但如果無人得票過半,立陶宛將於26日舉行第2輪選舉。瑙塞達堅決反對俄羅斯侵烏,但對俄國盟友中國的態度似乎有些轉變,上週表示我代表處應使用「台北」,目的是為了讓兩國關係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