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產地
-
台灣出口大馬AI設備年增366% 是否成中國洗產地新轉運站引議
|全球今(2025)年1月美國出手收緊晶片出口,並把馬來西亞列入「第二類國家」,意味著部分先進晶片將受到更嚴格限制。就在此時,中國企業疑似透過新加坡取得輝達AI晶片,台灣對馬來西亞的AI設備出口也爆量增長,引發外界質疑,馬來西亞這類全球第三地市場是否淪為「洗產地」的轉運站?
-
防中國貨違規轉運洗產地 數發部邀電商業者研商防範
|生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中國進口的小額包裹加徵關稅,外界關注,中國產品是否透過台灣違規轉運「洗產地」,或是大量傾銷。數位發展部日前已邀電商業者研商防範,業者則表示,平台有相關的查核機制,如果有產地爭議也會請賣家提出進貨證明。而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中國產品低價傾銷情形,也會持續觀察。
-
立委團訪美商務部為談判鋪路 討論晶片與中國洗產地議題
|產經我國立委訪團1日踏入美國商務部,為台美談判鋪路。立委表示,台美雙方討論了晶片進出口議題,也聚焦中國「洗產地」問題。而在國會山莊,跨黨派7位立委也會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裴洛西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只會更加堅定。
-
中資東南亞工廠輸美光電關稅 最高達3500%
|全球南韓海關發現大量外國商品透過南韓「洗產地」,以避開美國總統川普的全面關稅,最大宗來自中國,包括一批價值約新台幣7500萬元的電池材料,從中國進口,在運往美國時,把原產地標為韓國。而美國針對中國太陽能光電產品的關稅,即將在6月分定案,針對不同中國業者在東南亞不同國家的工廠,輸往美國的關稅、稅率也不同,最高達到3500%。
-
南韓揪6.7億元貨品「洗產地」偽裝韓製 輸美比例高達97%
|全球近期許多外國公司為了規避關稅或進口限制,而將商品偽裝成「南韓製造」。根據南韓關稅廳統計,今(2025)年第1季查獲國外製造商品偽裝成「南韓製造」的違規案件,總價值約台幣6.7億元,且其中高達97%都是將運往美國的貨品。南韓政府對此表示,未來將制定更具體的應對措施,以保護國內企業。
-
防中國產品低價傾銷、洗產地 立委籲小額包裹免稅差別待遇
|政治關稅戰開打,美國對中國小額包裹課徵90%重稅。不過根據台灣進口報單資料,2024年從中國進口的低價包裹就達到3337萬件,恐怕也構成傾銷疑慮,衝擊台灣本土產業;對此財政部則表示,正在考慮降低免稅額。另外立委也要求嚴管淘寶等電商,經濟部則強調,過去有廣告與業務登記不符紀錄,已經開罰並限期改正,否則最嚴重可要求撤資。
-
台美「中國製造」標準不同 立委建議改成美規
|產經美國關稅措施恐怕導致中國產品透過台灣洗產地,經濟部提出4個應對措施,財政部則祭出3道防線,防堵中國產品低價傾銷跟洗產地轉運。不過由於台美對「中國製造」的產品認定標準不同,立委建議未來銷美產品的認定標準可以修改成跟美方差不多。
-
經長指美方在意「洗產地」 經濟部提4大實施方案
|產經國際關稅戰持續,美方更預計宣布晶片關稅稅率,16日經濟部長郭智輝到立院備詢,強調美方在意洗產地議題,已經提出4個方向實施中,至於美國點名5個國家列為簽訂新貿易協議的優先對象,沒有台灣,經濟部也強調談判持續在進行中。
-
美國關稅政策變數大 政院880億支持方案延後公布
|產經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儘管9日又宣布暫緩90天,但政策不確定性仍影響台灣中小型出口業者。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3)日與高屏工業、農漁產業座談,承諾會全力協助業者紓困,此外因美國政策仍在變動,政院原訂14日公布880億支持方案的申請時間和內容,將再延後1週。
-
Gogoro創辦人陸學森請辭 台灣總經理姜家煒暫代執行長
|產經電動機車龍頭Gogoro被爆出為了壓低成本,使用中國製零件,以「洗產地」的方式詐領補助。Gogoro昨(13)日召開董事會,原董事長暨執行長,同時也是創辦人的陸學森宣布辭任,由潤成投控董事長曾達夢接任董事長,原台灣總經理姜家煒接任代理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