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
-
墨西哥螺旋蠅蛆病升溫 動物感染病例增32%
|全球墨西哥從去(2024)年11月開始,出現新世界螺旋蠅蛆病的疫情,造成牛隻器官和組織被啃食而死亡,到今(2025)年9月為止,已經累積超過6000起動物感染病例。面對這波疫情,美國多次禁止墨西哥活牛進口,墨西哥則加強宣導通報和使用藥劑,希望盡快控制損失。
-
李鴻源憂志工將病菌帶出花蓮 衛福部:災區沒有更多病菌
|生活光復鄉災後遍布厚重淤泥,不少民眾自發前往當地救災。不過,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提醒,民眾湧入災區,要留意可能會生病,或是把病菌帶出花蓮。衛福部次長莊人祥回應,災區疫況和非災區差不多,災區並沒有更多病菌的狀況。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當地對志工的需求沒有停止,仍需志工到專區協助。
-
芳苑蛋雞確診高病原禽流感 1.3萬隻雞遭撲殺
|地方彰化再傳禽流感疫情,芳苑一處蛋雞場日前出現雞隻異常死亡狀況,業者通報縣府,確認感染新型H5N1高病原病毒,緊急撲殺1萬3000多隻。而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農業部門,日前也證實州內出現首例乳牛感染禽流感,美國從去(2024)年乳牛爆發染疫以來,已經有17州有案例。
-
境外移入瘧疾達20例創19年新高 可如何預防感染?
|生活疾管署公布國內本週新增4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今(2025)年累計境外移入病例已達20例,創下近19年來同期最高紀錄。瘧疾是什麼?若感染會出現那些症狀?前往哪些國家或地區須留意感染風險?可以如何預防感染?
-
未滿月嬰腸病毒併發重症不治 今年已8死為6年同期最高
|生活腸病毒再出現死亡個案,疾管署公布1名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第7天出現臉色蒼白體溫低等症狀到急診就醫,收住加護病房給予治療與急救仍不幸去世,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是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
披衣菌威脅無尾熊生存 澳洲研發專用疫苗降感染風險
|全球澳洲的無尾熊長年受到披衣菌感染威脅,這是一種人類跟無尾熊都可能得到的性傳播疾病,是透過「繁殖—交配」傳播,在澳洲野生無尾熊的死亡案例中,披衣菌感染大約就占了一半,如今澳洲科學家研發出的專用疫苗,獲得監管機關批准,希望保護瀕危的無尾熊免於滅絕。
-
南韓列立百病毒一級傳染病 我疾管署:不排除納法定傳染病
|生活國內又出現百日咳群聚疫情,疾管署公布新增3例百日咳病例,指標個案是北部1個月大男嬰,後續男嬰媽媽和姊姊採檢後也陽性確診,是一起家庭群聚事件。另外,南韓政府日前宣布,將「立百病毒」列為第一級傳染病,對此疾管署表示,立百病毒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目前尚無疫苗與特效藥,致死率最高達75%,後續若觀察國際疫情有變化,不排除將改列為法定傳染病。
-
開學季校園傳染病例增 A流、病毒性腸胃炎、RSV齊發
|生活9月開學季,學生聚集上課接觸時間增加,有小兒科醫師表示,近來小學童到嬰幼兒都出現發燒、咳嗽、嘔吐等症狀,校園傳染病案例明顯上升,而且是3大病毒齊發,包括A型流感、病毒性腸胃炎還有RSV病毒。疾管署表示,10月份即將開打公費流感疫苗,在此之前建議勤洗手、戴口罩防疫。
-
境外移入「球黴菌」病例增 曾赴美西、墨西哥民眾需留意
|生活台灣境外移入的「球黴菌」病例近幾年有增加趨勢,今(29)日疾管署和台大醫院共同召開記者會指出,球黴菌主要分布在美國西南部等地,生長在乾燥或沙漠地區土壤,因主要侵犯人體肺部,又稱「溪谷熱」。儘管球黴菌不會人傳人,多數感染者無症狀可自行康復,約4成患者會在潛伏期出現咳嗽等症狀,如果是高危險族群,可依醫囑開立抗黴菌藥物治療。
-
9成胃癌患者曾驗出幽門桿菌 醫:家庭共餐可能相互傳染
|生活許多人對於胃痛、消化不良都不以為意,不過醫師提醒,有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若不治療恐怕釀成胃癌。國健署統計發現,9成胃癌患者都曾驗出幽門螺旋桿菌,而且這種細菌是透過糞口傳播,家庭共餐也可能會相互傳染,建議同住家人應一併篩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