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死
-
大法官被提名人蔡秋明稱不挺廢死 蘇素娥主張不應「非黑即白」
|政治立院從今(9)日開始審查大法官人事案,並且將在7月25日投票。國民黨立委要求對死刑存廢表態,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表示不支持廢死;而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則強調,廢死不應該非黑即白。對於當前的司法困境,2人雙雙喊話,解決司法過勞將會是未來主要目標。
-
藍反廢死公投最快8月底投票 中選會:未獲立院來函
|政治立法院國民黨團日前提出「反廢死」公投案,昨(16)日在院會表決,最終藍白以人數優勢闖關成功,將送交中選會辦理公投。對此,民進黨立委認為,反廢死公投案不僅違反憲法權力分立原則,更質疑藍營是企圖轉移罷免焦點;國民黨則表示,「死刑須一致決」就是實質廢死,呼籲綠營重視民意。依照《公投法》,投票日預計落在8月底,但中選會表示,由於尚未收到立法院相關來函,所以目前無法確認投票日期。
-
立院審司法院人事案 劉靜怡挺廢死、廖福特指分階段
|政治立法院今(12)日繼續審議司法院人事同意權案,立委關切死刑存廢議題。大法官被提名人廖福特表示,目前台灣社會有非常多民眾支持死刑,認為廢死分為2個階段,第1階段限縮到嚴謹的範圍,下一階段則是邁向廢除死刑;而另一位被提名人劉靜怡則明確表態支持廢死,認為國家不應該繼續活在應報思想,讓弱弱相殘繼續發生。
-
大法官人事案立委提問廢死立場 何賴傑澄清釋憲沒有廢死
|政治立法院今(11)日召開全院委員會審查司法院大法官人事案,上午針對被提名人資格審查。在野黨再度搬出日前死刑釋憲爭議,質疑大法官的釋憲已經凌駕的立法權,而大法官被提名人何賴傑重申,釋憲案並沒有廢除死刑,只是把要件講的更明確;陳運財則強調,應深化對死刑存廢議題的公共對話。
-
師鐸獎師命案兇手獲判無期定讞 受害家屬12/3上街遊行反廢死
|社福人權憲法法庭日前宣判,死刑有條件合憲但限縮適用範圍,引發社會議論;最高法院也因此引用相關說明,將2014年師鐸獎女教師命案的兇手判決無期徒刑定讞,這讓被害者家屬無法接受,宣布12月3日將在凱道舉辦遊行活動,表達堅決反對廢死的心聲。
-
死刑合憲但增層層關卡 黃春棋、陳憶隆將獲非常上訴
|社會憲法法庭對死刑做出部分合憲判決,只適用犯罪情節最嚴重,並設下多道關卡,引發爭議。法務部表示,最高檢察署會盡速審酌現有37名死刑犯,黃春棋、陳憶隆2人確定會提非常上訴。此外,死刑釋憲案也引發政治效應,除了敦促修法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更揚言,不排除杯葛大法官人事案。
-
憲法法庭宣判死刑有條件合憲 受害家屬與廢死團體反應不同
|社福人權死刑釋憲案結果出爐,再度引發社會對死刑存廢的不同看法。男童陸正被撕票,至今遺體都還沒找到;陸正父親批評,大法官沒有資格解釋死刑是否合憲。台南殺警案受害者家屬則認為,死刑合憲就應該立刻簽結,讓死囚伏法,釋憲等於強迫大家給加害者機會。廢死團體則對死刑沒有被判違憲感到遺憾,會繼續社會對話,對廢死的立場堅定不移。
-
民團指8成民眾反對廢除死刑 廢死團體:人權不能用民意決定
|社福人權死刑釋憲案將於9月20日宣判。中華人權協會與台灣審議民主協會今(18)日公布針對死刑存廢的審議民主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8成民眾反對廢除死刑,呼籲大法官審慎看待民意。廢死團體則強調,從國際經驗中,廢除死刑都不是因為民意,民主國家在顧及民意時,也應考量人權的重要性。
-
死刑釋憲案20日宣判 中華人權協會公布民調
|社福人權死刑存廢釋憲案將在這週五宣判,中華人權協會今(18)日公布審議民主公民會議成果,調查發現,參與公民審議會議的公民,仍有8成以上反對廢除死刑;而主張廢死者從17%大幅降為9.2%,未表態者由1.4%提升至10.6%。
-
憲法法庭首次死刑辯論 是否依民意決定存廢?雙方交鋒一次看
|社福人權由王信福等37名死囚共同提出死刑釋憲案,今(23)日上午10時於憲法法庭首度召開言詞辯論。正反雙方多次數次交鋒「死刑是否具有嚇阻力?」、「是否應順應民意決定死刑存廢?」、「能否以無假釋之無期徒刑作為死刑的替代刑?」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