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歐巴瑪戶外演說 民主黨選戰策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期四天的民主黨大會、透過各種行銷手法、把歐巴瑪塑造成光彩奪目的政治明星;但是現場的掌聲能不能化為選票、把候選人送進白宮?專家認為、從現在到十一月、這一路上還有非常多的變數。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28號移師到最多可以容納8萬人的丹佛市職業美式足球場舉行,這也是自已故美國總統甘迺迪之後,首次在戶外發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演說,學者認為這是民主黨重要的選戰策略。 其實一般來講,美國的政黨代表大概只有幾千人,為什麼要開放這麼多人呢,這當然顯然是要讓一般的平民可以進來。 而歐巴瑪選擇在28號,黑人運動領袖金恩博士,發表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演說,45週年當天發表提名演說,也是經過刻意安排。 那麼選擇在1963年到現在45週年,發表我有一個夢想這個時間,然當有特別的考量,因為揭示了,他有民權運動領袖地位在裡面。 有媒體認為,從宣布歐巴瑪參選至今,民主黨都在進行造神運動,透過包裝,把他塑造成政治天才,站在選舉造勢的角度,專家認為,其實最主要還是時勢所趨。 我們經常說的時勢造英雄,所以今天歐巴瑪就是在這樣一個時勢,這樣一個氛圍之下,所誕生出來的。 表面上四天的大會,民主黨秉持一貫美式風格,有家庭牌,溫情牌也有團結牌,但當中差別在於,基於歐巴瑪的膚色,以及布希政府八年政績不佳,民主黨刻意強調所謂的改變,以及我們能做到兩大主軸,貼近民意,事實證明,透過造勢,歐巴瑪的民調再度領先,不過也可能只是短期效應。 這個短期效應經常是把己方的支持者想辦法動員出來,表態出來,這個是最主要的地方,造勢大會後面的動能,能不能維持到後面的選舉過程裡面,現在還言之過早。 學者跟專家認為,共和黨的黨代表大會結束後,雙方展開肉搏戰,以及後面四場電視選舉辯論會,才是決定誰能入主白宮的重要關鍵。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