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籲衛福部正視醫界性騷 揭現行制度3大漏洞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每年11月25日是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國內醫事及婦女團體今(2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被指控性騷擾醫師的監控與懲戒機制,因為現行制度存在揭露不足、懲戒延宕、缺乏跨機關預警等3大漏洞,導致一般民眾就醫時根本無從得知眼前醫師是否為涉嫌性騷擾的醫師。
國內醫事及婦女團體25日上午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正視被指控性騷擾醫師的監控與懲戒機制,因為根據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去(2024)年所做醫師職場性別友善調查,有高達5成8的女性醫師在職場上曾遭遇性騷擾,但申訴率僅有4.6%。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性平委員會主委于政民表示,「這當然可能也是跟剛剛提到的一些,權力不對等啊或者是一些法律施行上的困難有關。」
此外,醫改會調查也發現,除了醫療院所申訴機制不透明,衛福部今(2025)年8月設立的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資訊揭露不全,而且懲戒啟動過慢、處分過輕,現行制度形同保護傘,恐怕讓被害者及不知情的民眾長時間暴露在受害風險中。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指出,「有狼醫其實事發後他更改名字,甚至還有更名2次的情況,在現行的保護傘下,他曾經犯下的罪刑其實是被隱匿的。」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回應,「社會局如果有接到這個性騷的案件的時候,會在第一時間點就提供給地方的衛生局,那由衛生局來評估啟動所謂的醫師懲戒處分的作業。」
民間團體建議衛福部應將性平防治成效納入醫院評鑑,並完整揭露醫事人員涉性平資訊,訂定懲戒指引及主動通報監督等4大訴求。對此衛福部回應表示,目前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先連結2023年性平3法修法後的相關案件,至於修法前的案件目前正與司法院協調,以進行判決書資料銜接。
蔡思培/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