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廣島牡蠣死亡率9成衝擊產值 專家推測海溫升、鹽度高導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廣島生產的牡蠣肉質飽滿,無論是數量或品質,都堪稱日本第一,而目前正是品嘗牡蠣的好時節。不過養殖業者最近卻發現,牡蠣幾乎快死光,損失高達90%。鄰近沿著瀨戶內海養殖牡蠣的愛媛縣和香川縣也有同樣的情形,養殖損失約為50%到90%。水產專家分析原因,推測是夏天高溫、降雨減少,導致海水升溫變得太鹹,影響牡蠣生長。眼看漁民血本無歸,廣島知事大聲疾呼,這已經構成災害等級,呼籲日本政府伸出援手。

說到廣島美味,很多人就想到冬天的牡蠣,每年11月開始就是盛產期,但今(2025)年養殖業者卻是撈一個心酸。

牡蠣養殖業者說道,「這裡面都空了,這個也是空的。」

牡蠣集體出事,就算不是空包彈,也絕非秀色可餐。

牡蠣養殖業者另說,「這個完全沒顏色。」

牡蠣沒死但賣相不佳難端上桌,從上月起廣島和吳市等沿岸地區就陸續通報牡蠣大量死亡、折損高達90%,原訂明年收成的牡蠣死亡比例也達80%到90%。

牡蠣養殖業者名原大輔表示,「我很焦慮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很難,因為面對的是大自然,說實話也想不出什麼對策。」

不只產量第一的廣島牡蠣傳災情,瀨戶內海沿岸的香川縣和愛媛縣部分地區,牡蠣死亡比例也高於過去,達50%到90%幾乎翻倍;事態緊急,農林水產大臣19日到重災區東廣島市視察。

農林水產大臣鈴木憲和問道,「百分之幾?」

養殖業者回應,「剩下10%不到。」

眼見去殼牡蠣從往年的200公斤只剩30公斤,業者欲哭無淚,地方父母官向中央請求支援。

廣島縣知事湯崎英彥指出,「這真是一場災難。」

鈴木憲和認為,「為何會這樣? 有必要研究調查清楚,我們會堅定撐起各位的營生。」

廣島縣水產海洋技術中心分析,今年夏季異常酷熱導致海水升溫,加上降雨少又讓海水鹽分濃度升高,環境變化讓牡蠣無法承受,造成生理障礙而大量死亡。當局正研議金援、技術等多管道援助,設法應對牡蠣生存危機,不讓這廣島特產美味消失。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