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減少對開發中國家援助 研究估將釀2260萬人死亡
由西班牙、巴西、莫三比克等國作者共同進行的跨國研究指出,美國減少對開發中國家的援助,歐洲多國也減少援助經費,截至2030年,全球死亡人數可能增至2260萬人,其中540萬人是5歲以下孩童。
此份研究探討國際援助如何減少死亡數據,特別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愛滋病(AIDS)、瘧疾、結核病等可預防的領域。研究指出,歐美援助減少,將使全球死亡人數增加,死亡人數約在1630萬至2930萬人之間,數字可能受遭削減援助項目、戰爭、經濟衰退、氣候災害等因素影響;即便歐美援助調整幅度較小,仍會導致940萬人死亡。
研究解釋,歐美是國際上主要捐助國,突然刪減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援助,可能衝擊其30年來在衛生、教育、減少貧窮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導致開發中國家死亡人數增加。
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2024 年的政府開發援助(ODA)較2023年減少7.1%,是6年來首次下降。
研究指出,美國減少對開發中國家的援助後,許多國家也效法,英國、德國、法國都在2025年刪減對開發中國家的發展援助,這是近30年來首見。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院政策與發展總監范尤爾(Gonzalo Fanjul)表示,雖然歐洲國家減弱程度不及美國,但兩者影響相加,仍會對全球援助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此份研究已經投稿至《刺胳針》,將進行同儕審查,贊助此研究的洛克菲勒基金會指出,同儕審查數據公佈後將能更清楚呈現出不做為所造成的傷害,這些數據是關係到全世界的緊急警報。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大幅減少對開發中國家的救援,負責美國對外援助業務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也有超過80%項目被取消,今(2025)年7月即曾有研究指出,美國削弱全球援助後,可能在5年內導致1400萬人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