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10月指數大漲2400點 泛AI股呈漲多拉回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AI晶片需求強勁,台積電公布10月合併營收超過3674億,續創單月新高。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周來台「要更多晶片」,這也使得台積電的2和3奈米供不應求,推估明(2026)年在台建置12座新廠。經濟部長龔明鑫回應,AI快速發展希望能包下更多晶片產能,政府會支援國內半導體企業。
AI熱潮不減,不只帶動相關概念股走高,台股10月大漲2400點,只是這波AI熱潮能維持多久?會不會泡沫化?備受關注。
因為7日美股四大指數漲跌互見,10日台股開高走高收在2萬7869點、漲218點,權值股台積電,以1475元作收、漲15元。
萬寶投顧執行長王榮旭認為,「AI確實漲多它有泡沫的狀況,但是在沒有任何破裂狀況之下,其實目前來看,我們會把 AI 定位在漲多之後的修正整理。」
專家分析,下週三(19日)即將登場的輝達財報,以及本週三鴻海即將召開法說,都將牽動台股後續走勢。
AI需求強勁,就連Meta日前也宣布,未來3年要在美國人工智慧的基礎設施投資6000億美元;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週更來台要晶片。
經濟部長龔明鑫說:「這個顯示出說 AI 的確是還在快速地發展當中,台灣的半導體的企業,我們的政府還是支持的態度。」
台積電公布10月合併營收台幣3674億7300萬元,續創單月新高,今(2025)年前10個月營收,累計超過3.13兆,也創歷年新高。供應鏈傳出,台積電2奈米製程需要再多蓋廠,未來台灣可望蓋12座廠。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分析,「這件事情對台積電來說是機會、也是風險,機會就是來自於人工智慧,這些需求都需要先進製程,目前因為台積電的先進製程領先競爭對手很多,所以幾乎所有的訂單都到台積電這邊。風險就在於把全部的資源都放在人工智慧的晶片,這個其實有過度集中的問題。」
專家認為, 近兩年內AI短期還不會泡沫化,但得觀察這兩年AI基本技術問題是否有所突破,萬一技術沒突破,很多應用不能落實,AI泡沫化才可能發生。
黃瑀喬/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