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首次「獨老普查」2026啟動 為長者風險分級防孤獨死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隨著高齡化和少子女化,長者「獨老」的問題也慢慢浮現。目前台灣距離「超高齡社會」只有一步之遙,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將與內政部合作編列62億的預算,2年內完成「獨老普查」,將根據長者的狀況、需求進行風險分級,並導入送餐、緊急救援裝置的相關服務, 希望降低孤獨死亡的情況發生。

人口老化議題逐年攀升,根據統計,台北市去(2024)年已經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20%;另外,根據各縣市衛生局先前統計,全台約有70萬名獨老,包含獨自居住的長輩,還有與配偶同住的「兩兩獨老」。

為了應對孤獨死議題,衛福部將發起普查。

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至少要有一次的訪視,之後根據訪視的結果做風險的分級,協助導入社會的資源,有些還會按照他的需求安排送餐、關懷,甚至緊急救援裝置的設立。」

目前初步規劃,衛福部將與內政部合作,透過社會韌性特別預算編列的62億元,在2年內完成全台首次「獨居長者概況調查」,採取不排富的形式,主要掌握長者、家庭支持情形,根據其健康情況、自我生活能力等,將獨居長者進行風險分級。

台灣活力老化推展協會理事長吳玉琴認為,「如果要普查就應該有定期的一個做法,那對於所謂高風險的個案,是有時候疾病一來,他可能就比如說跌倒或中風,他可能整個生活就會變成需要依賴他人照顧,那這個部分除了醫療之外,可能就是需要支持系統、長照進來。」

民間團體則提醒,獨老不等於弱勢,個案情況不同,希望外界不要過度污名化,另外普查後的接應也期盼持續。

對此,衛福部長石崇良則表示,長照3.0也將於明年全面上路,屆時建立基礎資料後,便可依照需求,導入在宅急症照護、居家醫療等後端資源,讓照護更完善。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