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雄曝無人機實戰運用3層級 國防部證實成立AI專案辦公室
行政院不只催生無人載具國家隊、投入442億,無人機近年更被大量應用在俄烏戰爭並充分發揮不對稱作戰優勢,國軍也積極發展。
國防部長顧立雄到立法院執行專案報告,指出未來無人機的實戰運用將分「聯戰、戰術及戰鬥」3大層級,配合相應無人機來運用。
顧立雄表示,「另依國防科技產業政策指導,結合民間力量,藉由多元管道持續籌獲各式無人載具,以加速形成戰力。」
國防部作計室次長連志威說明,「建立各軍種的無人機專責部隊,並依照作戰任務劃分聯戰、戰術及戰鬥等3個層級兵火力運用。」
國防部指出,未來也將增加影像識別、抗干擾及多重導控等軟、硬體關鍵技術發展,建立國內自主研發及產製能量。而立委也關切,大量採購無人機恐面臨迭代更新快速的問題。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認為,「無人機它就跟手機一樣,它是科技產品,會不斷地翻新。」
國防部長顧立雄回應,「就是說要迭代創新,迭代創新的意思是就是說在共規的情況之下,我們會用軟體來驅動,讓它做迭代的創新。」
針對軍方透露,將耗資96億特別預算採購採購635套「可攜式無人機反制系統」,分別配置在陸海空及資通電軍。
不過有立委王定宇在臉書質疑未顧及各軍種不同需求,難以有效提升防禦力。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指出,「26套,外離島這麼小通通都放在外離島,那你就夠啦,那接下來還需要96億嗎?」
國防部長顧立雄說明,「可攜式的這當然又更進一步了,希望能夠達到我們對指揮所等等,還有部隊的這些反制無人機,避免被他們攻擊的目的。」
國軍將無人載具、反無人機及AI人工智慧視為未來的建軍重點,國防部證實已在10月1日成立AI專案辦公室,現階段仍在整合國防部各單位推動的AI業務。
國防部戰規司長黃文啓指出,「目前我們也透過我們整評司DIO,這個管道去引進市場成熟的AI產品,影像的判別以及電腦防護跟防駭的這一塊,我們會先期導入。」
顧立雄坦言,AI專案辦公室推動目前還沒有具體期程,仍是暫時性的協調聯絡功能,未來如何擴大運用,還要再做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