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臺灣史前博物館展覽 呈現早期文化「拍樹做衫」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佇早期原住民會用鹿仔樹來做樹皮衫,毋過因為做工複雜,這馬已經慢慢仔失傳,臺灣史前博物館佇新莊舉辦為期六個月的特展,號做「拍樹做衫」,希望共這項文化完整保留落來。(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為台語文)

先共樹皮較粗的所在削落來,然後共規塊樹皮掀起來,用槌仔沓沓仔仔摃,真緊就會當變做一塊布。專門咧做樹皮衫的藝術家講,這著愛用一工的時間落去摃,才會當摃出一領ﰶ仔 。

纖維藝術家 陳淑燕:「外口的樹皮你共伊削掉,然後內底就較白色,白色的纖維就是真正咱欲做衫的布彼个樹皮啦,然後咱才用槌仔共伊的纖維,槌甲鬆去然後伊才會變較闊」

藝術家指出,這種樹仔號做鹿仔樹,早期原住民用伊的葉仔來飼鹿仔,因為樹皮的纖維真耐用,會當提來做衫、做布料,用水洗也袂歹去,毋過因為手工複雜,這馬已經漸漸仔失傳。為著欲保留臺灣樹皮衫的文化,臺灣史前博物館欲舉辦「打樹成衣」的特展,展示早期原住民用樹皮做衫的傳統。

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張至善:「佇民國48年的時陣,差不多就已經真少矣,基本上只有長輩的記持才看過,這馬咧做復振的主要是對都蘭開始,然後全臺灣開始攏陸續有一寡族群,有咧做這款的代誌」

博物館表示,特展辦到明年3月有半年的時間,嘛希望未來會當透過藝術家的創作,加入染色、設計的元素,變做皮包、裝置藝術等等,予這項珍貴的文化繼續傳承。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