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推青銀共耕 延緩長者失智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荷蘭興起青銀共居,讓銀髮族與青年共同生活,兼顧高房價下的青年居住需求與老年獨居問題。澳洲昆士蘭現在則開創青銀共耕,社區高中與長照機構合作,由具有農事經驗的高齡住民,指導高中學生耕作,收成的作物則提供長照機構作為食材,跨世代的互動與農作經驗傳承,讓老青兩世代產生緊密的社交連結。
結實纍纍的番茄有綠有紅,旁邊還有不同的蔬菜,這是澳洲昆士蘭班達堡的一家長照機構的菜園,看著繽紛多彩的蔬菜,讓許多高齡住民笑開懷。
長照機構住民法蘭屈表示,「這是我選擇來住這裡的原因,我來時看這片菜園,我想就是這裡了。」

這片菜園是長照機構住民和附近社區高中生齊心努力的成果。有農耕知識與經驗的長者,指導高中學生栽種蔬菜,在學生的悉心照料下,菜園綠意盎然,農作狀況讓青銀兩代都相當滿意。
學生傑森說,「他們都有農務背景,聊起他們如何騎馬、從事畜牧業等等,很高興聽到他們和我的成長背景有多不同,學習他們的過去經驗很不錯。」
澳洲跨世代學習組織人員克羅南指出,「我們這些計畫所做的,是為老年族群帶來歡樂,老年人也能為年輕學生帶來影響。」

班達堡青銀共耕的計畫,將對園藝農作懷有共同熱愛的銀髮住民與年輕世代圈在一起,得以跨越年齡差距,愉快地進行對話與合作。這些社交互動也讓老年人排解寂寞,減少失智症的症狀,甚至延緩症狀發生。
澳洲跨世代學習組織人員克羅南說,「這會對心理形成激勵,研究也顯示這可延緩失智症發展或減緩嚴重程度。」
高中老師卡斯卡表示,「這更容易進行對話,當你忙著做某些事,也幫助找回記憶。」
銀髮住民和高中生通力合作種出的新鮮蔬菜,也都成了長照機構餐盤上的食材。吃著孫子輩的孩子努力種植的青菜,許多住民都滿心歡喜,吃起來格外有滋有味。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