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花縣府稱9次示警為累計通報 林保署:已建議強制撤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湖水再縮減,目前壩體已經下切超過104公尺,剩餘水量大概1300萬噸,林保署研判,致災洪水發生的風險降低,不過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前進協調所協調指揮官賴建信則向中央請命,需要更多機具支援。至於先前林保署稱曾9次示警,外界質疑花蓮縣府延誤撤離,縣府澄清9次是累計通報文件,並非網路傳的連續9次撤離警告沒有執行。林保署回應,撤離是地方執行,紅色警戒後的通報單都有強烈建議要疏散。

從林保署的即時監控畫面可以看到,馬太鞍溪堰塞湖仍然雲霧繚繞,不過壩體已經下切超過104公尺,剩餘水量大概1300萬噸。

農業部林保署分署長黃群策指出,「湖水量僅剩1300萬噸,它的水量剩原本的15%,所以應該不會有致災的洪水情形發生。」

不過目前還是維持紅色警戒,農業部強調要視天候狀況、壩體穩定度、水量等綜合條件、判斷安全無虞才會解除。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則出動號稱台灣最強空拍機、機型King Air 360ER的航遙測飛機到堰塞湖上空描測,協助掌握狀況。

前進協調所協調指揮官賴建信表示,「這個機具數量是最迫切的,麻煩把它列為第一優先。」

賴建信表示,雖然目前已調度山貓、怪手等各式機具185台、359人到花蓮協助,但仍有需求,負責機具綜整調度的國土署強調會盡速調齊。

不過堰塞湖溢流釀災,林保署稱9次示警,花蓮縣府遭質疑延誤撤離,縣府澄清累計通報文件並非網路傳的連續9次撤離警告沒有執行。林保署則回應,撤離是地方執行,紅色警戒後的通報單都有強烈建議要疏散。

黃群策回應,「撤離是屬於地方政府的災害應變中心的任務,紅色警戒以後的通報單,我們都有強烈建議地方政府災害應變中心趕快強制撤離疏散。」

縣府表示,21日下午警戒範圍從原有的245戶,瞬間擴大7倍到1801戶,而且在收到紅色警戒的當下,就同步對擴大後的警戒區進行全面的強制撤離作業。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