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全台首次專機放流櫻花鉤吻鮭 「國寶魚」保育現況一次看

(圖/武陵管理站)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民間業者合作,今(4)日首度以直升機執行「護魚專機」,將櫻花鉤吻鮭運送至司界蘭溪上游放流。雪霸處指出,本次共流放約240尾櫻花鉤吻鮭,且原本人力運送須至少5到6小時的路程,最終僅約2小時就完成任務,有望開拓全新復育地點。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勁捷航空合作,4日啟動「護魚專機」任務,首度將台灣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以直升機運送到司界蘭溪上游進行放流。

雪霸處表示,為執行這次全台首趟直升機放流任務,事前已進行1年的實地調查及2度空中勘查,確認溪流棲地及航線,由於先前颱風造成溪況不穩,因此延至今日才完成放流。

執行護魚專機計畫(圖/武陵管理站)

雪霸國家公園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說明,本次共放流約240尾體型約15公分、年齡9個月大的櫻花鉤吻鮭,放流區域為雪霸國家公園內司界蘭溪與秀科溪交界處,地理位置約在武陵農場西南西方向。

廖林彥指出,該區域若以人工步行背負需要5至6個小時才能抵達,且過程中還要橫渡溪床逾10次,但本次任務從早上5時開始執行,約在7時就順利結束,大幅節省時間及人力成本。

廖林彥也提到,執行「護魚專機」的成本可觀,進行一次任務的費用可能就破百萬,這次是在航空公司有意願合作的情況下,促成計畫產生。過去曾在司界蘭溪下流放流多次,但都沒有成功。

本次放流位置(圖/Google Map)

放流櫻花鉤吻鮭的方法有哪些?

已執行櫻花鉤吻鮭復育放流工作逾30年的雪霸處表示,復育放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人力背魚,但仍有一定的侷限性,如途中需要換水、換氧氣,一般狀況下魚僅能撐4至5個小時,若遇路線沿途無水源可用就難以執行。

近年雪霸處也研發用無水方式運輸受精卵,可以不需要水的情況下維持72小時,但因僅能在有鮭魚卵的2月進行,實際執行上仍具一定限制。

廖林彥說,在放流1至2次後,隔年會到放流點附近上下1公里處設置樣區,觀察是否有成魚及卵產生,若有的話,代表放流的鮭魚成功度過颱風季,並在11月順利產卵、隔年產生下一代;如果連成魚都不見蹤影,可能就是放流失敗。

櫻花鉤吻鮭卵(圖/資料照)

櫻花鉤吻鮭的保育現況

廖林彥表示,有深潭的水域因流速較緩、有較大的石頭,是適合鮭魚夜間休息及躲避颱風的棲地。司界蘭溪上游環山部落的居民曾說過去魚群數量非常多,甚至可說是國寶魚的故鄉,但後來不知為何棲息地變化、盛況不再,直到最近溪流漸漸有石頭裸露出來,因此開始評估在司界蘭溪的放流計畫,若能成功就是開拓新的復育點。

櫻花鉤吻鮭(圖/資料照)

除了司界蘭溪外,目前櫻花鉤吻鮭的復育工作在七家灣溪、合歡溪及南湖溪都有不錯的成果。廖林彥指出,七家灣溪是櫻花鉤吻鮭的原生族群溪流,雪霸國家公園成立後曾進行放流,爾後靠著自然的方式持續孕育下一代,在並未進行再次放流的情況下,目前數量約有6、7千尾。

合歡溪則是曾因電魚、毒魚及攔沙壩影響,一度只剩200多尾族群,但復育後目前也已回到5、6千尾數量。學者沈聖峰先前曾在合歡溪發現櫻花鉤吻鮭的古老族群,也讓該棲地受到大家關注。

廖林彥說,目前放流的規劃是逐步向外擴展,在氣候變遷下會選擇在高海拔的地方復育,也能避開人為干擾,未來將在七家灣溪下游規劃示範區,做更多環境教育。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