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軍備局2款無人機亮相 具遠距打擊、滯空定點投擲能力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強化國軍作戰需求,由軍備局跟民間共同研製的定翼型自殺式無人機,還有多軸旋翼型投彈式無人機,以及國造的105公厘輪型戰車D3樣車,首度亮相。學者分析,雖然自殺式無人機速度沒有飛彈快,但成本低加上有先滯空再鎖定目標的遠距打擊能力,在戰場上可以對敵軍不斷施加壓力。

彈射起飛、定翼型自殺式無人機離架後、迅速朝海上目標飛去,並且成功擊毀目標,顯示具有遠距打擊能力。另一架多軸旋翼型投彈式無人機,則可以掛載較大型彈藥,滯空定點投擲,對目標攻擊。這2款無人機都是由軍備局跟民間共同研製,首度亮相。

軍備局生製中心研究發展組副組長廖姓上校表示,「考量無人機兼具機動性及隱匿等特性,並以偵攻一體為運用發展主流,與國內無人機廠商共同研發。」

透過無人機研發和製造,成為國軍不對稱作戰能量的關鍵之一,學者分析,投彈式無人機可能還兼備情監偵功能,可以延伸地面部隊的擊殺鏈。而自殺式無人機雖然速度比不上飛彈,但因為造價成本低,可以對敵軍不斷施加壓力。

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指出,「這一種自殺無人機,它的攻擊方式比較像是他先釋放出無人機到攻擊區域,然後去搜索目標,然後找到目標之後,才讓滯空中的無人機發動攻擊,相對來說成本比專職的反戰車飛彈,或者其他的專業飛彈系統要便宜。」

國防自製能力提升,不只無人機,國造的105公厘輪型戰車,在移動中進行射擊,這次最新版「D3樣車」,同樣首次透過影片對外曝光,砲塔、車身都有降高,性能可望更精進。

輪型戰車計劃主持人楊姓上校表示,「它搭配的砲塔電控伺服的驅動系統,它可以大幅的提升它的射擊精度。」

不只國產裝備持續研發改進,對美採購的108輛M1A2T戰車也已經到貨80輛,最後一批28輛,預計明(2026)年第1季以前交付。傳出第一個M1戰車部隊已經完成各項測評跟認證,陸軍規劃在今(2025)年10月舉行成軍典禮,我裝甲部隊戰力將進入新的階段。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